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

鹤峰傩愿戏
  傩戏在鹤峰被称为“傩愿戏”,是一种以还愿为依托,以傩坛为载体,以祭仪出现的一种戏曲艺术,它只是“傩”文化中一种特定形式,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和浓厚的宗教色彩生存、繁衍和发展,至今在鹤峰部分山地存在,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活跃在土家山乡。在鹤峰走马千斤坪,傩坛班主及艺人1979年师承牌位记载称,“自开坛启教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又有恩施石灰窑傩坛艺人蒋品三等介绍,其先辈早年于鹤峰北佳乡茶园坡傩坛“…[详细]
平阳木偶戏
  平阳木偶戏,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平阳民间就有木偶戏活动,民间还传承着古老的药发木偶。另外平阳还是南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平阳出戏子”之说,如南戏的《张协状元》第53出就有一段借鉴木偶戏“舞鲍老”的场面,平阳木偶戏尊崇杭州府铁板桥头田都元帅为祖师爷。平阳木偶戏在明清之季相当盛行,通过与南戏的互相借鉴,从较原始的歌舞表达逐步走向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演绎,从剧目、曲牌到表演等程式对南戏的大量吸…[详细]
四音戏
  四音戏又名“四弦戏”“四根弦”,是由民间流传的小曲逐渐演变发展而成。1900年前后,老湖镇郭楼村的张振朝、张振邦兄弟二人,在聊城组建“四弦”戏班,伴奏乐器主要用四弦胡琴。1919年,张振朝九岁之女张秀兰及妹妹张秀琴跟班学艺。1921年,十一岁的张秀兰登台演出。过去旦角由男演员扮演,崭露头角的张秀兰使观众耳目一新。她在唱腔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唱派。张秀兰唱腔优美,表演精湛,戏迷送外号为“…[详细]
姚剧
  姚剧是滩簧类地方剧种,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曾被称为“鹦哥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据史料考查,最早姚滩班社为清乾隆年间余姚横河匡堰(今属慈溪)艺人虞才华为班主的“才华班”。十九世纪中叶至清末民初为姚滩之鼎盛时期,时有民间班社近50副。盛…[详细]
师公戏
  中平镇架村的壮族师公舞,已收录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演的剧目如《甘玉娘》、《鲁班》、《杨文广》等仍不失为民族文化遗产。师公舞源于殷商时代的巫舞,相传南朝刘裕刚称帝不久就遭北朝骑兵侵袭,加之南朝境内贵族财主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争权夺利,在这内外夹攻的危险处境时,大樟古车村村民甘罗应被刘帝召进朝廷抵抗北掳番岳。甘罗应带着兄弟姐妹前往抗敌,他连用法术,以芝麻绿豆为兵器,打败北朝番兵,大获全胜。后来从…[详细]
郯城柳琴戏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郯城,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主要流布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柳琴戏是以郯城民歌《姐儿妞》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据老艺人传说,临沂地区最早演唱拉魂腔的是郯城县一位姓金的老艺人,他活动在郯南一带,颇有名声。金氏之后,又分邱、黄两门派,世代相传。柳琴戏在长期流传与发展中,不断地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经过了几代艺人的努力,在剧目、唱腔音乐、…[详细]
盱眙黄梅戏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详细]
一人戏班
  “一人戏班”又称“一人乐队”、“阿耀戏班”等,是小曹娥镇现年85岁的阮德耀老人于1951年后所创始。它是以木棒、铅丝等物制作成一个器乐架子,架子上挂京鼓、笃鼓、大锣、小锣、钹等五种响器,架子旁放二胡、扳胡、唢呐等三种乐器。这八样乐器全由一人击打演奏,双手、双脚和嘴协调并用,自伴自唱一个剧目或一本戏,还能按男女或角色需要用真假嗓分口来饰演人物,故而得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演唱足迹遍及浙东许多地方,…[详细]
南平南词戏
  南词戏,自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从苏州传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原为滩簧小调,唱、白均用苏州“土官话”,以唱为主,间以说白。曲调有“大调”与“小调”两类,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与商人。2005年,“南平南词戏”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词在未搬上舞台之前一向属坐唱形式,演唱7至10多人不等,每…[详细]
甘谷戏曲
  甘谷民间有传统赛社、赛会活动,赛社、赛会在民间称“唱戏”。早在元、明时期,甘谷民间秧歌、社火、戏剧演唱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已开展起来,这主要表现在庙宇和戏楼的修建上。据史料分析,明末清初甘谷就有戏曲活动。清同治以来,剧种以秦腔为主,剧目为历史剧。同治十年(1871),甘谷就有优秀秦腔演员,其中杨全儿最为有名。清光绪十九年(1893),陕西秦腔演员赵安邦、汉中李来甘谷置办戏箱,组织甘谷(主要是安远镇…[详细]
南派淮海戏
  《淮海戏(南派)》南派淮海戏,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南派淮海戏是响水县淮海剧团在根植于传统淮海戏的基础上,对道白、唱腔、剧目等方面全面创新,形成别具一格的体系,被专家和戏迷公认为不同于传统淮海戏的一大流派。响水县地跨海州圩里圩外,淮海戏清代就在这里流传,建国后1958年以原新滩盐场职工淮海剧团为班底,成立了滨海县淮海剧团,1966年划为响水县淮海剧团,现南派淮海戏除…[详细]
程家戏
  程家戏,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程家戏主要流布于淮安市盱眙县管镇一带,为管镇民间艺人程佑贵祖父程福全和程福田根据当地民间小调,提炼生活素材所创的地方灯戏,至今已传承至第三代。程家戏以自创灯戏为主,也表演当地小戏小调、旱船等,其中以《小黑驴》、《鹬蚌相争》等剧目极具地…[详细]
苍南“八仙戏”
  苍南农村向有演大戏迎新春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村村镇镇锣鼓声不断,京剧、越剧、瓯剧、婺剧等唱腔把苍南农村闹腾得红红火火。苍南人演大戏时,在第一天演正本大戏之前,打过头通,还要“打八仙”(即演八仙戏),以讨个吉祥的彩头。何谓八仙戏八仙戏,民间百姓称“打八仙”、“八仙庆寿”,温州一带艺人统称之为“八仙”。“八仙”是一种吉祥小戏,也是在正戏开演之前演出的折子小戏,分“大八仙”和“小八仙”。苍南县在…[详细]
金湖香火戏
  “香火会”,也叫“香火神会”,是以鬼神信仰、消灾祈福为基础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活动。香火神会的渊源是古代的“乡人傩”,它是原始巫文化的一部分,是由巫觋扮演鬼神唱歌跳舞驱鬼逐疫的巫术活动。香火神会形成的时间,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大致在宋代以后,明代以前。香火神会的从业人员称“香火”、“童子”。香火童子除了以巫术为人祛病消灾外,同时也参与或主持民间的社会和庙会的祭祀活动。香火童子在香火神会上的各种表演称为…[详细]
“两家闲”戏
  沁阳市王召乡冯翊村的“两家闲”戏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相传在清乾隆年间,该村刘得君、赵桐二人收集民间小调、小曲,两家人利用农闲时间为乡亲们演唱,被村民称为“两家闲”。光绪年间,冯翊“两家闲”戏有了较大的发展,赵白喜、郜五星等人系统地搜集了“两家闲”戏唱本,统一完善了“两家闲”的唱词、唱腔、音乐表演形式。随后,“两家闲”戏的重要传承人王牛犊、赵黑片等人…[详细]
昭通端公戏
  昭通端公戏是古老的云南民间仪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昭通市镇雄、彝良、大关、盐津、巧家、永善、威信、绥江、昭阳等县区的偏远山区,主要在庆菩萨、庆坛、打傩、阳戏及斋醮等仪式活动中演出,因由端公表演而名。据端公法名谱系及口碑资料记载,端公戏约于明清时期由江西、四川等省陆续传入滇东北,分为正戏和耍戏两类。正戏与仪式内容相关,由端公戴面具“古脸子”扮诸种神表演,剧目有《大战红山》、《桃山救母》、《扎五营》等…[详细]
爨坛戏
  “爨(音cuàn)坛”又称“庆坛”。“爨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呢?据一些地方志记载:“经径尺之石,供于堂中右角地下,名曰“罗公坛”。除朝夕供奉外,每届三年,必延巫于家,杀猪致祭,名曰庆坛(爨坛)。又云:“乡人于龛之上,或书四方财神,或列药王、观音或更杂供偶像,济济一堂,莫适为主。而堂之右偶,则供坛神,或书罗公先师,或书赵公元帅;三年小庆、五年大庆,延巫演法,日夜高唱俚歌,…[详细]
南花园民间戏法
  南花园民间戏法是石家庄民间戏法的通称,因其发源、生长、成名于此,故名。石家庄市南花园位于今裕华路北侧,河北省杂技馆东面,石家庄的杂技、魔术、戏法等表演艺术,就是在这里起源并发展起来的。当时,在南花园表演戏法的有南派、北派和关桥派,以北派为主。北派民间戏法特点是以地面表演为主,边演边说,借以提高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影响较大的艺人有曹玉镯(傻子)、李志平、陈进才(大活宝)、刘长河(刘傻子),还有温化德…[详细]
罗卷戏
  罗卷戏俗称喇叭戏,是流传于河南省汝南县及河南省邓州市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由“罗戏”和“卷戏”这两个中州大地的古老剧种融合而成的。罗戏和卷戏能融为一体的原因之一,是其唱调多同是宫调式,间或有徵调式,音域在中音3到高音1之间。其唱腔粗犷豪爽、奔放高昂,具有典型的北方戏曲音乐风格。同时,卷戏善演文场戏,罗戏善演武场戏,为了相得益彰,达到文武兼而有之的演出效果,两个剧种经常同台演出,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后…[详细]
汉阴八岔戏
  汉阴八岔戏,又称“七岔戏”、“花鼓戏”、“小调戏”等。它是本地民间艺术与外省流入的民间艺术融合、衍化、丰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小戏。八岔除流行于汉阴外,还流行干安康市的汉滨、旬阳、白河等县区。起始由“打围鼓”清唱,玩“彩莲船”,踩“高跷”,扮妆唱“花鼓调”等单一内容单一形式,逐渐蜕变出一旦一丑歌舞对唱。进而用一两首民歌小调连缀演唱一出简单的小故事。随着剧目的增多,曲调使用也进而变化,因为经常只用六、…[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