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

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为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流行于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如常德全区、湘西、怀化的部分城镇,湖北南部的公安、石首、松滋、长阳、五峰、鹤峰等地。在常德花鼓戏流行最盛的常德地区,古为三苗、南蛮之地,自古巫风昌盛。三闾大夫屈原曾在这一带改陋词,附巫音,作《九歌》之曲。民间巫傩之风,绵延不绝。明中叶以来,常德一带民间歌舞活跃,蕴含楚文化的各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为常德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详细]
邯郸东填池赛戏
  东填池村位于邯郸市正东偏北五公里处。赛戏是在迎神赛社中形成的以娱神为主兼以娱人的古老戏剧形式,赛的本意是报祭,即具仪仗、鼓乐、百戏的迎神祭祀活动,迎神的目的是敬天地,求得风调雨顺,以使民众免受饥荒之苦。邯郸东填池赛戏剧目全是军事题材的君臣戏,不演才子佳人,不演家庭和朝廷生活戏。赛戏唱腔最初是曲牌体,现在用的有[小调]和[截子鼓]等,唱腔是念中有唱,唱也似吟,类似古代书生吟诵古书的韵味。唱腔与道白结…[详细]
绍兴目连戏
  绍兴目连戏,是指流传于浙江绍兴市及所属各县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戏文,是绍兴水乡“社戏”乃至整个民间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具有以下特点及意义:一是历史悠久。明代已盛行,祁彪佳《远山堂曲品》《祁忠敏公日记》,张岱《陶庵梦忆》均有记载。绍兴理学家王明阳将其与《西厢记》并称,谓其“辞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鲁迅称其“这是真的农民和手业工人的作品,由他们闲中扮演”。二是独具一格。与全国目连戏比较具有三大…[详细]
闽西(上杭)傀儡戏
  闽西(上杭)傀儡戏和闽西汉剧、闽西山歌戏并称闽西三大剧种,亦是福建省有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上杭被称为“木偶之乡”,上杭白砂乡是中国闽西(上杭)木偶的发源地。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明朝初年,上杭白砂乡张坑农民赖法魁、白砂塘丰农民李法佐、李法佑、温发明等4人,到杭州学高腔木偶戏艺,艺满之后,回到上杭,带回一套傀儡18个(俗称十八罗汉)。白砂乡水竹洋村梁姓先祖由浙江杭州钱塘县迁徙而来,把傀儡戏带入上杭。“田…[详细]
鹧鸪戏
  鹧鸪戏是山东省稀有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鹧鸪指的是一种鸟,其叫声婉转悠扬,鹧鸪戏是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表演的一种剧种,其演唱特点是在每句的唱腔中加入似鹧鸪鸣叫一样的拖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匀板、亲家斗调、悲、刨等15个曲牌。有《胭脂》、《龙宝寺》、《采茶案》、《粉红江》、《五凤岭》、《太公传》等50余部剧本。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并有一种特殊的乐器叫鹧鸪胡。2000年4月,中国稀有剧种鹧鸪戏研讨会…[详细]
关索戏
  关索戏是一种汉族戏曲剧种,属于古老的傩戏,在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所仅有,它在演出形式上,仍保留着较原始的面貌,演出时一般头戴面具,边唱边舞,有娱神歌舞的遗风。开演时要举行祭祀,朝拜乐王庙。专演三国故事,流传至今生、旦、净三类面具共二十具。流传在澄江县阳宗小屯村的关索剧,为玉溪地区一个属古老傩戏范畴的剧种。初为古代用以驱邪逐疫的傩祭舞蹈,仪式,北宋时传入宫廷后,才逐渐从傩舞向着表达故事情节的小戏…[详细]
巴林左旗皮影戏
  皮影戏是由皮影艺人操纵的用驴皮刻制的影人,通过灯光将影像透影于幕窗上,再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傀儡戏。它是集平面雕刻、彩绘、文学、舞台美术、音乐、戏曲、舞蹈动作设计等于一身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戏中有画,画中有戏,富有地方特色,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它能全方位地传递视觉、听觉信息,感染力很强。千百年来,皮影戏流行于全国各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1979年5月,巴林左旗文化局对全旗皮影戏班和…[详细]
花鼓戏(宿州市)
  淮北花鼓戏流行于苏、皖北部边界以内,至宿州、浍河以北这一较小区域,是极具风格的稀有剧种之一。淮北花鼓戏源于明初,50年代初期,淮北及丰、沛、萧、砀地区的民间花鼓班达百余家。淮北花鼓戏主要曲调有宿州调、浍北调、口子调平板、寒板等;舞蹈为“压花场”和“大小武场”两种,有文有武;说唱和咏唱融于一体;角色行当齐全,剧目丰富,计170余出,其中大戏110出,小戏60余出,另有段子72篇。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哀婉…[详细]
德安潘公戏(布帐傩)
  德安潘公戏,习俗潘太公游春,是一种集歌舞、戏曲、杂耍、傀儡与假面杂扮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流布于江西北部德安县吴山、樟树两乡的十二个村庄。每逢正月初一到元宵,十二个村庄中的桂、胡、李、陶四大家族都要举行大型的花棚大会,白天祭祖游春,手端傀儡神像环村逐疫,送福千家,晚上聚集祖堂,演剧欢乐,庆贺新春。演出时,在太公祖堂内拉起一块蓝色布帐,称为花棚。棚上傀儡表演,棚下假面舞唱,棚上棚下全套节目十九个。一个节…[详细]
西河戏
  西河戏,又名弹腔大戏,古典戏曲剧种。赣江下游分东西两河,西河流域直辖星子、德安、永修、九江等县,此处曾是明代弋阳腔和青阳腔的流行之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一批专唱弹腔的戏班从南昌传出,活动于德安、永修一带。著名德安艺人汤大乐先后在南昌乱弹班和湖北汉班唱戏,技艺超群,声誉颇高。清道光时(约1845年),在德安县陈家湾修建戏祖乐王庙,与其兄汤大荣一道,在老家高塘汤家坂组织汤家戏班,约于…[详细]
贺兰皮影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1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射下投影到幕布上的影子显得瑰丽且…[详细]
冀南皮影戏
  冀南皮影主要流布于河北邯郸多个县区。冀南皮影戏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冀南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详细]
闽南皮影戏
  闽南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硬纸板剪制形象并借助灯光照射光影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它流行于福建省的厦门、漳州、泉州等闽南地区,具有闽南地方艺术特色。闽南皮影戏于明代从广东潮汕传入,明末清初传入台湾。民国初期,皮影戏曾在闽南兴盛一时,后逐渐衰弱。抗战时期又十分活跃。建国初期皮影戏在厦门、漳州、泉州仍有表演。“文革”期间中断。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皮影戏在漳州、泉州已消失,而厦门的皮影戏一直延续流传至今。由…[详细]
上栗皮影戏
  上栗皮影戏(第四批省级)上栗皮影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它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上栗皮影戏节目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七姐下凡、西游记、仁贵征东、粉妆楼、封神榜等曲目,是民族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是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详细]
鄱阳饶河戏
  鄱阳饶河戏(第三批省级)饶河戏,又称饶河调,是赣剧的一支重要流派。她综合江西各大戏剧种的各种声腔,以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流经鄱阳县城的饶河命名。是饶河(鄱阳)人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变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击节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等皮黄声腔溶融揉合,形成的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戏剧。早在南宋末年,赣东北城区就流传了南戏。1975年,鄱阳县磨刀石乡殷家村出土…[详细]
同朝皮影戏
  同朝皮影戏是陕西省渭南市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经过上百年的流传,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时至今日,每逢庙会、婚丧嫁娶、贺寿等喜庆时日,当地人多请皮影戏来助兴,同朝皮影戏是群众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形式;2008年,同朝皮影戏入选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朝皮影戏是陕西大荔、朝邑一带早期流行的汉族民间小戏剧种,腔调为“碗碗腔”演唱。产生的年代无文献可考;相传有二,一曰为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时整天…[详细]
吉安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是广泛流行于吉安市及所属周边县、区的一种民间小戏。表演载歌载舞、语言诙谐风趣、内容丰富多彩、曲调粗犷朴实、旋律优美婉转、唱腔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是扎根吉安城乡、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瑰宝。永丰三角班是吉安采茶戏表演的雏形,于清乾隆年间形成。三角班是由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组成的班底,人数不多,连乐手在内,有七紧、八宽、九轻松之说,适合在农村演出。稍后,三角班吸收、融…[详细]
德安西河大戏
  德安西河大戏(第三批省级)据考证,德安西河大戏起源于清朝道光末年(1850年)。因德安地处赣江下游的西河流域,当地百姓称其为“西河大戏”。西河大戏在唱弹腔戏的基础上融汇了汉调、宜黄腔、昆腔、青阳腔的精华,加之收纳当地方言土语的民间小曲小调,其唱腔存有高亢、奔放、浑厚、质朴、柔和的特点;武打中融合民间拳术技巧,使动作节奏美感强,表演简朴、生动,刚健、身韵大方、得体;人物念百一般为中洲韵,夹杂本地方言…[详细]
新余花鼓戏
  新余花鼓戏是江西的大剧种,新余花鼓班所拥有的剧目近二百多出之多,其中,处于花鼓灯早期,带着生活水露、原始活力的小戏剧目有一百六十多出。人们向来只知有赣剧、采茶,其实,以新余市为中心的新余花鼓戏,呈辐射状,向东流入清江、新干、丰城,向南蔓延至峡江、吉水、吉安,向北衍至上高、高安,向西倒流万载,存在着历史久远、师承清晰、剧目繁多、声腔强大的一路花鼓,其势荡荡若渝河之水,播洒所至,远在抚州的乐安亦有其浪…[详细]
德安南河戏
  德安南河戏(第四批省级)传统戏剧德安南河戏流传于德安县西北一带。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逃避水灾的难民将黄梅采茶戏带到德安并广为传播,后几代德安民间艺人在黄梅采茶调(也称下河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汉剧的西皮、二黄和楚剧、弹腔的精华,同时又融合了本地土语小调,逐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德安民间艺人将其称为南河戏。南河戏的唱腔有板腔体、联曲体和综合体。板腔体有平板、汉腔、叹腔、还魂腔、西皮、二黄…[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