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舞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舞

高台狮子舞
  中国民间舞蹈,也称舞狮、狮灯等。《汉书·礼乐志》中记有象人一词,据三国时魏人孟康注释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可见汉魏时期已有狮子舞的雏形。唐代以后,狮子舞被引入宫廷,作为燕乐中的一个内容,名太平乐,又名五方狮子舞。《续文献通考》记有明孝宗弘治三年秋,召各番使入内看戏狮子。狮子是人民心中吉祥的化身,寄托着人民消灾除害、吉祥如意的愿望,因此每逢年节喜庆之日都要跳狮子舞。两人合作,身披假狮皮,一人扮狮头,一…[详细]
温州舞板凳龙
  舞板凳龙,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每年元宵节前后,温州的许多地方都会举行舞板凳龙活动,三四天内游遍全乡各村。板凳龙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龙”。它由龙头、龙中段、龙尾三部分组成,龙身则是几十乃至上百档形似板凳的木板连接而成,每个板凳上均装有彩色灯笼。舞龙手们都是当地百里挑一的壮汉,个个穿草鞋,打绑腿,扎腰带,生龙活虎般勇猛。舞龙时,前有大红灯笼开道,后有五彩旗幡拥随,鼓乐喧天,长号动地,流光溢…[详细]
同安拍胸舞
  如果您到同安,就有机会观赏到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拍胸舞”。拍胸舞是男子的徒手舞蹈,不用道具,不限场地,即兴起舞,独舞群舞均可。舞者上身- ,下身着短裤,腰系草绳,头箍草圈,口中唱着民间歌调,随节奏双手拍击胸、背、肘、腿,粗犷奔放,精、气、神俱佳,可以说是传统舞蹈中的“劲舞”,极具艺术观赏价值,令人大开眼界。拍胸舞据传发轫于唐宋,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同安人喜爱拍胸舞,喜欢它的粗犷、豪爽、朴实、本真。…[详细]
东莞龙舞
  东莞舞龙用竹篾或铁丝制扎成形,再缝上薄纱或白布,用颜料勾画,有金龙、银龙,长十多米,更有的达二三十丈,动辄上百人参加。还有凤岗的火龙、常平的旱木龙,和流传于埔田片、丘陵片的稻草龙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民间瑰宝。大朗镇的女子舞龙队最为出名,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龙舞,也称“舞龙”。龙舞源于求雨,后来成了祈求吉庆的舞蹈。有盘、滚、游、翻、跳、起、伏、抢等套路。八月十六日,即中秋节后一天,天高气爽,广东开…[详细]
小相狮舞
  小相村位于鲁庄镇南部约八华里处,南临登封,西望偃师,是个居住有三千多口人的村庄。该村历史悠久,是春秋时期的胥靡邑。后因汉丞相萧何曾在此歇马住宿,取名萧相庄,再后来沿革为小相。小相村是河南省文化厅命名的“文化艺术村”,是远近闻名的“狮舞之乡”,小相狮舞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多次参加省、市、县重要的节日庆典和历届大型表演竞赛活动,无不载誉而归。小相狮子舞生于民间,创新发展于民间,是鲁庄这片文化沃土中培育…[详细]
莲洲舞龙
  莲洲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近150年的舞龙历史。它展示了当地历史文化重要发展历程。莲洲早在光绪五年间就有了舞龙的习俗。后在原莲溪(大沙)西宁村、东安村分别诞生了金龙、银龙,各长50米,曾被民众称为为巨龙。两龙活动主要在大年初一、初四“公仔入庙”、初八开市、元宵节、中秋节、庙团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等节日和重大工程旺地、剪彩及公司开业等活动中进行表演。活动开始之前,先拜康王庙、后上山拜祭天地,再出龙…[详细]
东莞狮舞
  东莞狮舞属于中国南狮,始源于明朝,世代相传。每逢喜红庆典、过年过节,舞狮祈求平安吉祥,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狮舞在石排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坑村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该村于1995年5月成立了明德醒狮队,吸取南北狮的优点,融南狮的高难度动作技巧和神态矫健勇猛,融北狮的威武雄壮和憨态可掬,精心编创了精彩的梅花桩表演、多套群体和单独狮舞表演节目,拿手的特色节目有“金狮飞高桩”、“蝎子守灵…[详细]
达布阿谐舞蹈
  《达布阿谐》据说是在公元1920年时群众在修建珠德寺时谱写的一首劳动民歌。创建人是第八世达布白玛白赞,当时他编剧的民间制作《达布阿谐》三十多集。《达布阿谐》不但是农牧区广为流传,乃至在全区属于较有名望的民间文艺精华,达布阿谐于2008年6月7日被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
连州舞马鹿
  连州西岸镇曾称回兰乡。连州市在西岸镇西北部,因位于西溪河岸边,故称西岸,。总面积219.38平方公里,共有12275户,51056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利条件较好。舞马鹿便是流传在西岸民间的民族舞蹈,马鹿似马,身似驴,长着牛腿,而一对角则是鹿角,是一种半仙动物,能给人们带来福寿和吉祥。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祈祷。《舞马鹿》的表演分“跟踪”、“梯捕鹿”、“口训鹿”三个情节展开:由四名艺人扮演…[详细]
德庆蝴蝶舞
  原名舞蝴蝶,是德庆县马圩一带流传下来庆丰收祝升平的模具舞蹈。主要活动于春节。属双人舞。以竹蔑扎架糊纸彩绘制作成蝴蝶模具,通过各种程式与动作表现蝴蝶的生活情趣,以广东音乐为伴奏。…[详细]
吴川“陶鼓舞”
  陶鼓舞源于吴川瓦窑村一种民间击乐舞蹈,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陶鼓腰间较细,两头蒙羊皮,击打时发出“叮嘭”之声,表演者边舞动边击陶鼓,唢呐伴奏,颇具特色。…[详细]
夹板舞
  夹板舞是哑柏等地农民为增加社火色彩、烘托社火气势的舞蹈表演。舞时热情奔放、诙谐活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夹板舞一般是双人打,在锣鼓的衬托下,随鼓点表演。其打法有:前后打,上下打,翻腕交叉打,互相戏逗打。花样有蜻蜓点水,凤凰展翅,金线缠腕,苏秦背剑,单手抱月等。夹板舞的长板2尺多,短板4、8寸各2块,长板两侧贴有黄色扇形的钱粮码;夹板舞者或猴子妆扮,有时猴脸小丑妆扮。1989年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赛丰…[详细]
吴川傩舞“舞二真六将”
  吴川“舞二真六将”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二真”为宋康王的红、黑二将,尊称为“二真君”;“六将”为北帝麾下的赵公明、马华光、关云长、张节、辛环、邓忠。每逢农历三月三,村民佩带二真六将之面具,身穿盔服、手执兵器、巡演舞动,并配陶鼓、唢呐伴奏,气势非凡,意寓驱邪纳福。…[详细]
韶关舞春牛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是个山区市,境内大多为“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耕地分散,耕地面积小,形状极不规整,历来依靠耕牛作为耕种的主要工具,因此人们对牛非常爱护并产生崇拜心理,视之为吉祥物。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元年(1875年),韶关地区民间已流行春节时以“舞夫牛”的方式来拜年的民间活动,祝福五谷丰登、幸福平安。“舞春牛”的习俗,全市所辖3区7县(市)均有流行。“舞春牛”一般从腊月开始筹备,用竹篾、木…[详细]
番禺鳌鱼舞
  番禺区鳌鱼舞源远流长,相传是由浙江传入的“鱼灯舞”发展而成。沙涌村居住着江、幸、胡三姓,三姓氏均世代做鳌鱼舞。三姓原籍浙江省奉化县金鳌村,先祖于明洪武年间随南征大军来广东驻守南疆,后在番禺落户时把从原籍带来的鱼灯舞发展成鳌鱼舞。番禺沙涌世代相沿有“鳌鱼会”,每九年一届,从不间断,至今约有六百多年历史了。作为广州市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鳌鱼舞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关于鳌鱼,番禺乡间有一个美丽的…[详细]
兴宁杯花舞
  《杯花舞》是兴宁民间舞蹈艺术的一朵奇葩,是兴宁的传统节目,久演不衰,颇具客家风情,风靡海内外。《杯花》原是道教中的一个舞蹈节目。道教于清代就在兴宁县流行,至民国时期仍有从教人员30多人。道士凌佛桂曾从师邬丙粦、曾添胜、朱官祥等人,他在杯花舞方面博采众家之长,技艺较高。《杯花舞》是在100年前才创新的。以前,道士在表演时是用五句板说唱的竹板进行击拍的。道士朱官祥进行改革,以兴宁产的瓷质“伯公杯”代替…[详细]
跑竹马
  肥乡县高庄村位于县城西北两公里处,309国道依村而过,余公河曾流经村西,交通便利;该村历史悠久,明代建村,清末曾经出过秀才赵璧臣、武术名家宋老冒;民风淳朴,崇文尚武,才使得高庄跑竹马艺术绵延不绝、传承至今。高庄跑竹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村中长者介绍,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战乱中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匆忙逃往西安。等战事平息后回驾北京时途经邯郸。为讨好慈禧,沿途各县官吏大力组织民间文艺活动,迎接…[详细]
德庆雄鸡舞
  德庆雄鸡舞活动于广东省德庆县武垄镇。汉族民间道具舞蹈,流行于德庆县各地,多在春节或喜庆日子中表演。源于德庆县武垄镇播荫管理区,明代初期已在当地广泛流传。相传明初,播荫村的祖辈原在路丽望(地名)居住,因人畜不旺,后迁徙到现在的播荫村居住。他们从发现一只雄鸡得到启迪,于是用竹篾、彩布扎成雄鸡模样,擂起鼓乐在村外围舞动一周。自此,雄鸡便给村民们带来幸福吉祥,因而祖祖辈辈都视雄鸡为吉祥之物,形成每逢春节或…[详细]
光华人龙舞
  人龙,是由人组成的龙,是传统的广场舞蹈。顺德杏坛镇光华村人龙舞,由数十人至一百多人组成人龙,龙长数十米。人龙分为龙趸(龙的底部)和龙身(龙面)两部份。饰龙趸者,以肩部和腰部承托“龙身”;饰龙身的演员骑坐后仰躺在龙趸上,双手挥动红色绸带作“龙爪”。其中龙头由三人组成,一人双手各持一只“龙角”骑坐在龙趸者肩上,另一人双脚紧挟龙趸者腰部,上身悬空向前担当“龙舌”。龙尾由三人组成,一人双手持“龙尾”道具骑…[详细]
琅矿活帷子
  琅矿村位于武安市西部山区,隶属武安市冶陶镇所辖,距武安市30公里、冶陶镇2.5公里。国土面积5000余亩,1400亩耕地。人口900余人。这里山高林密,土地肥沃,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勤劳善良的琅矿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许多体现人类文明的民间艺术,其中“琅矿活帷子”最为著名。琅矿活帷子戏究竟生于哪年,盛于何代,史书县志上并无确切的记载,传说是元朝末年就传入了琅矿村。模仿古代帝王的…[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