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制作技艺篇民俗文化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制作技艺篇
61.
四堡锡器制作技艺
[
福建省
龙岩市
连城县
]
四堡锡器制作技艺有7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已有26代。四堡锡器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南宋末年,四堡枧头村青年吴一郎公到杭州其岳父处学习打锡技艺,将学来的锡器制作技艺结合四堡当地的民间民俗文化传统,探索出一套具有浓郁四堡地方特色的锡器制作工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四堡乡枧头村人吴一龙因制作的锡器坚固耐用,美观大方,被誉为“能工巧匠,世所罕见”的打锡师傅,被明万历皇帝所赏识,赞誉为“…
[详细]
62.
唐氏动物标本制作技艺
[
福建省
福州市
]
唐氏标本制作技艺包括动物剥制标本、浸制标本、动物内部解剖标本、骨骼标本等技术,集欧式技法与其他流派精髓于一体,其中动物剥制标本制作技艺最具特色,采用独特的化学工艺处理毛皮,以棉花、木屑等作为填充物,方法省时简便,更好的适应野外工作的需要和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制作的生态标本形象逼真、保存时间长,能够还原动物生活时的自然生态。唐氏标本制作技艺的起源要追溯至19世纪末,“开山鼻祖”唐春营协同他的儿子…
[详细]
63.
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
[
福建省
宁德市
蕉城区
]
闽东畲族村流传有许多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其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乌饭节”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畲家人又称作“分龙节”,这天,家家都做乌饭以备全家共餐、馈赠亲友、祭祀祖先之用,同时族人还聚集一起盘歌、跳舞,纪念这一节日。相传,在公元707年,畲族首领蓝奉高等人率军1外来入侵者,被敌人围困在山上,因粮食断绝,将士们靠采摘乌稔果充饥(一种常绿灌木的黑色浆果,如绿豆至豌豆般大小,顶…
[详细]
64.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
福建省
宁德市
福安市
]
“坦洋工夫”属全发酵茶,因发祥于福安市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坦洋村以白云山脉为其天然屏障,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有个胡姓的人家,采用手工搡揉、发酵、烘培精研红茶获得成功,其产区逐渐遍及闽东诸县,坦洋工夫红茶声名鹊起。最鼎盛时期,村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并设洋行,年雇3000余人,年产茶5万多件,产值100多万银圆。自光绪六年至民国…
[详细]
65.
高安腐竹制作技艺
[
江西省
宜春市
高安市
]
高安腐竹是高安传统的豆制食品,成品形状酷似竹条,故名腐竹。高安腐竹制作技艺是高安民间独有的传统手工艺。高安腐竹有“素中之荤”的美称,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口感独特,风味纯正。可煲可炒,食用方便,久煮不化,过餐不糊。吃起来虽韧却柔,软嫩可口,兼有止咳清痰,解毒养胃之功能,受人青睐。高安腐竹以高安优质大豆为原料,并用高安偏软的地下水,采用独有的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成品,才是地道的“高安腐竹”。高安腐竹制…
[详细]
66.
杭州知味观传统点心制作技艺
[
浙江省
杭州市
]
杭州知味观创始于1913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美食天堂”杭州的一颗耀眼的“美食明珠”。它的杭派点心继承了千百年来南宋传统点心制作技艺的精髓,有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代表了杭州点心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平。知味观杭帮点心制作技艺以纯手工为主,工艺复杂,配方典型,技术要求高,其工序之多达20多道,品种也有几十种之多。其代表点心有猫耳朵、知味小笼、幸福双、酒酿圆子、咖喱牛肉粉丝等。现在…
[详细]
67.
仙草制作技艺
[
福建省
漳州市
]
仙草又称凉粉草、仙人草、仙人冻、薪草,系唇形科仙草属的一年生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的东方植物资源。仙人草全草干样含有约70%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等,还含有较多的矿物元素。农历入伏吃“田草”(仙草冻)是漳州与台湾人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田草”,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田草”有降温解暑之功,且无受冷患寒之弊,在“田草”中调入蜂蜜,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早在明清时期,生活在闽台等地农…
[详细]
68.
东山肖米(烧卖)制作技艺
[
福建省
漳州市
东山县
]
东山肖米,又称烧卖,是东山县具有闽南地方特色的的传统风味小吃,也是闽南婚宴喜席必备的一道地方名小吃,已有数百年历史。肖米在中国南北方都有,是一种面制的食品,品种繁多,在江苏、浙江、广东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福建东山等地则将它称为肖米。烧卖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悠久。在元代高丽(今朝鲜)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朴事通》上,就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馅稍麦”的记载,稍麦即是福建东山所叫的肖米。据东山…
[详细]
69.
永春顺德堂老醋酿制作技艺
[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县
]
永春顺德堂老醋历史悠久,创始于959年,酿制技艺是在永春传统酿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永春县志》记载:“早在北宋初期,永春民间就盛行陈酿老醋。”顺德堂老醋创始人颜仁贵沿用了祖传的酿醋技艺和秘方,潜心研究、大胆实践,终于研制出颜氏老醋新方,声名远扬。明成化年间(1465—1487),颜氏老醋改进酿制技艺,老醋品质提升,深受民间普遍赞誉,并得明宪宗皇帝御笔亲题“顺德堂”,刻匾褒奖,从此声名鹊起。永春…
[详细]
70.
果馔盘盒制作技艺
[
福建省
莆田市
荔城区
]
荔城区后洋果馔盘盒制作技艺,是指黄石镇后洋吴氏家传的特种技艺。清代乾隆初年,著名艺人吴贤制作的贴金透雕花篮被兴化知府选为贡品,至今还完好保存于故宫博物馆。从清代中叶起,后洋果馔盘盒技艺名播遐迩。其作品以选材考究、造型奇妙、雕工精细为特征,综合运用镂通雕、圆雕、上漆贴金、金漆线描等工艺,成为一种极其珍贵的艺术品。其用途广泛,即可作为传统祭祀活动中用于盛放祭品的器物,又可作为富裕之家置放水果和干点的器…
[详细]
71.
永春漆篮制作技艺
[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县
]
永春漆篮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据乾隆《泉州府志》载:唐代龙纪元年(公元889年)永春等地已有竹制家具、竹编农具生产。据《永春县志》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2),西向龙水的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篮和竹盘的胚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晾干抹上桐油灰,表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30几道工序制作,…
[详细]
72.
连城地瓜干制作技艺
[
福建省
龙岩市
连城县
]
连城地瓜干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连城县境内的林坊乡、莲峰镇、隔川乡、揭乐乡、北团镇、文亨乡等地。清初,连城县林坊乡有福村村民罗匡正等人因经常外出,为使地瓜能方便携带以作干粮,便开始尝试将煮熟的红心地瓜烤干以制成地瓜干,连城红心地瓜干自此诞生。清代,连城从事地瓜干制作技艺的家庭作坊曾达到数千户,产品销往大江南北。清代中叶,连城红心地瓜干成为朝廷贡品,连城从此成为中外闻名的“红…
[详细]
73.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
江西省
赣州市
全南县
]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第四批国家级)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是客家先民在迁徙、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据史料记载:客家擂茶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点茶衍变而成,始于黄河以北,客家祖先南迁时把它带到赣南。因其历史悠久,以古朴见奇趣,以保健见奇效,故而独树一帜。赣南客家擂茶的制作技艺很是独特。制作时,先将所配置好的材料,按比例放置擂钵内,用擂杵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频频舂捣、…
[详细]
74.
井冈翠绿茶制作技艺
[
江西省
吉安市
井冈山
]
井冈翠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在井冈山桐木岭,茨坪、黄坳、下七等地流传。其制作工艺传统,流程复杂,标准精细,是传统手工制茶的典型之一。井冈翠绿茶生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是“石姬茶”。在井冈山一带,流传着一个《石姬茶》的美丽传说,说是石姬本玉帝身旁的小侍女,因失手打碎玉帝一个玉杯而被贬下凡间,降临到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井冈山,并种植茶树,制作出了石姬茶。据《龙泉县志·风物》记载,石姬乃广东人,于元末…
[详细]
75.
九江桂花茶饼制作技艺
[
江西省
九江市
]
九江桂花茶饼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浔阳史称江州,她南倚庐山,北濒长江,东望鄱湖,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赣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及其丰厚深邃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浔阳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手工技艺,九江桂花茶饼就是其中…
[详细]
76.
崇义黄姜豆腐制作技艺
[
江西省
赣州市
崇义县
]
崇义黄姜豆腐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崇义黄姜豆腐制作技艺是流传于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境内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由思顺乡李姓家族祖传留下,以本地产优质黄豆为主要原料,经清洗、去壳、浸泡、磨浆、去渣、烧制豆浆、熬好酸姜水,然后加开水连续浇开三次,边烧边游,用酸姜水替代传统石膏的制法,将形成的豆腐脑用勺舀出,用小方布块代替模具单独包成的一个个小四方形豆腐,经紧压后再一块块拆开,然后用被誉为姜中上品、“药中黄金…
[详细]
77.
崇义龙灯制作技艺
[
江西省
赣州市
崇义县
]
崇义龙灯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耍龙是老百姓所喜爱的传统文娱活动之一。龙灯的制作是整个舞龙活动的重要环节,龙灯一般分为龙头灯、龙身节灯、龙尾灯、龙皮及珠灯五个部分,以竹、木、纸、布为原材料。崇义县杨眉镇杨眉寺村庙背组王孝亮的龙灯制作,以其工艺奇特,造型生动,而赢得龙灯爱好者的肯定,所制的“龙灯”畅销邻近50多个乡镇。王孝亮扎制的龙灯上、下腭较长,龙口大,虎牙突出,口含彩珠,能灵活…
[详细]
78.
大余南安板鸭制作技艺
[
江西省
赣州市
大余县
]
大余南安板鸭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南安板鸭是大余县大众化的传统食品,是江西省名优特产品和江西省传统出口农副产品。始产于明万历年间,因出产地在南安而得名,距今已有500余年生产加工历史,有100余年外贸出口历史。它采用传统而特有的加工方法生产,以色、香、味、形四特色而享誉古今,驰名中外。南安板鸭主要选取大余特产“大粒麻鸭”和“大余白鸭”为主原料,经特有的加工工艺腌制而成。最初的加工方法是将自养的毛鸭…
[详细]
79.
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技艺
[
江西省
赣州市
定南县
]
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具有食用、药用、瘦身、可预防常见疾病价值、定南客家“第一菜”美誉的“定南客家酸酒鸭”(又名酸辣鸭),其制作技艺在定南县域内传承了800多年历史,成为了定南客家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枝独秀。定南客家酸酒鸭的制作技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取当地饲养的瘦肉型菜鸭,杀后净毛清膛洗净;2、将鸭放入锅里煮熟,但不得蒸煮太久,以保其色、香、味俱全;3、起锅后,将熟鸭切成块状,摆放…
[详细]
80.
定南客家酸菜制作技艺
[
江西省
赣州市
定南县
]
定南客家酸菜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定南客家酸菜(俗称‘擦菜’)的制作技艺”始于南宋。由于定南气候因素,决定了当地人喜吃碱性米制食品,而定南客家酸菜具有开胃、消食、生津止渴、价廉味美、经济实惠价值等特征,故对人体肠胃能起到酸碱中和作用,有利于健康。因此,客家酸菜早已成为了定南客家人一日三餐的主要小吃精品。该制作技艺在当地祖辈相传了800多年历史,早已成为了当地民俗。如今远销赣、粤、闽、港、澳、台等…
[详细]
重点关注
旅游名胜之抬阁篇
旅游名胜之乱弹篇
旅游名胜之节日篇
旅游名胜之祭典篇
旅游名胜之灯会篇
旅游名胜之技艺篇
旅游名胜之芯子篇
旅游名胜之社火篇
旅游名胜之碗糕篇
旅游名胜之灌肠篇
旅游名胜之文化节篇
旅游名胜之傩戏篇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