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社火篇民俗文化

各地民俗文化--社火篇

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详细]
民间社火(桃林坪花脸社火)
  八百多年前,井陉县小作镇桃林坪村南楸树梁进行了一场激战,多员名将浴血奋战,击败敌寇。后来,当地百姓为纪念当时的战斗场面,按老人的传说,精心组织,刻苦排练,组建了花脸社火,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桃林坪花脸社火描述的是三国、梁山等故事中各员名将的战斗场面,共有16个回子,每个回子是一个故事(一场戏)。桃林坪花脸社火不唱不说,只有从脸型、招路上仔细观察才能辨认出演员的身份和戏的内容。因桃林坪社火脸型奇…[详细]
丰城社火
  丰城社火(第四批省级)1、基本情况。“丰城社火”始于唐代。以古时礼制春、秋社日为祭礼日,“立春后五戌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不同于“鹅湖山下稻梁肥”一诗的写照,社火日多在八九十月间。此间农事清闲,村村轮换过社火,喝社火酒,并举办各种大型传统灯彩、戏剧等群众文化活动,处处喜气洋洋、热闹非凡。2、地理位置。以隍城、湖塘、梅林乡镇以中心,波及赣江以西丘陵地带和河东平原地区(河东称“庙会”)近30镇。…[详细]
武宁戏社火
  武宁戏社火(第三批省级)戏社火,本是古代逐疫的一种仪典。而武宁源于民间的“戏社火”又称“唱傩歌”。“摆戏社火”,据文献记载其始于清代道光1830年。武宁民间的戏社火,初始是以姓氏,字庭供的菩萨为祭拜中心,随着历史的演变后融入了英雄崇拜,祖先祭祀、忠孝节义,贞节烈妇等内容,每年的正月初在族长或主事的率领下,字庭成员头戴各自崇拜的傩面具、穿红着绿,依土铳队、开路大神、凉伞、旗帐、傩帝、地方神、高曲、秋…[详细]
民间社火(南庄无根架火)
  民间社火(南庄无根架火),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春节特色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民间社火(南庄无根架火)源自上古,起于唐、成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广泛流行于山西榆次东阳镇南庄村及周边县区。南庄无根架火主体框架全部用高粱秆、外部造型以纸为原材料,经剪、刻、雕、画等工艺制作而成,架火高13米,形似宝塔,搭建和烟花燃放方式独具一绝,极具观赏性。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社火民俗活动,南庄无根架火都会将节庆的…[详细]
咸阳社火
  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领,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源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即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社火中的精华,是高难艺术芯子,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状各…[详细]
民间社火跑旱船
  跑旱船是咸阳民间社火的一种形式。表演时一戏装女子置身糊制的彩色龙船之内,手中舞扇;另一花脸艄公,执篙撑船。跑旱船妙在一个“跑”字,各表演队都有自己的跑法。一般演绎的故事是:一阵紧锣密鼓之后,老艄公匆匆上场解缆撑船,作速行进。在锣鼓乐伴奏下,船在场内做倒8字运动,随着音乐节奏的不断加快,船行速度也不断提速,继而绕场一周后搁浅。艄公下船,挽裤捋袖,跳入水中,撬抬扛推,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将船撑入深水。又…[详细]
春节社火
  每年春节,在凉州大地上,传统的社火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庆的锣鼓,为城镇和乡村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流行于凉州的民间社火,阵容庞大,形式独特,装扮艳丽,表演精彩,引人入胜,风格鲜明,明显地保留了古典西凉乐舞的遗风。关于社火队的形成,凉州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开战,楚庄王被围困在一座城里,突围不得。其时正逢春节,楚庄王苦思突围之策,终于计上心来,装扮成“春官老爷”,…[详细]
环县社火地云子
  地云子,又称荷花灯舞或“地围围”,据初步考证,晚清时的环县就有社火活动,清末明初大盛且有一定规模,地云子那时就是环县社火0类拔萃的舞蹈形式。地云子表演都一般是十几岁的少女,4人至8人不等,表演时,舞者身着五彩缤纷的衣裙(当地有些社火队中也着秧歌服或彩衣),手挽长长的草绿色纱带,肩膀挎有荷花盘的两条背带,(背带长以荷花盘刚离地面为宜),唱着《扬燕麦》小曲缓缓步入舞场,做出“蛇形”、“8字形”、“十字…[详细]
南郑协税社火
  南郑协税社火,起源于唐宋,是陕西社火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协税社火的表演者都是镇上的百姓,表演队伍强大,阵容壮观,内容丰富,剧目繁多,表演形式惊险奇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协税社火从起初单一的拜神祭祀的活动,逐步演变成为群众节日庆典中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活动。每逢春节期间,协税社火从正月十四开始游演,十五在县城“大闹元宵”,返回古镇当日至十六、十七三天,上街与下街两家社火…[详细]
宝鸡民间社火
  社火是由先民祭祀土神的社日和祭祀火神的迎神赛会活动逐渐演变而产生的一种民间巡游演艺活动。史料记载和学者研究认为,中国社火发源于西秦宝鸡。宝鸡历史悠久,历代就有耍社火之风尚,耍社火在宝鸡又称装故(古)事,即以一定的社火形式扮演古代的人和事,装扮内容主要有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等。宝鸡社火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起初的集民间打击乐、舞蹈、诗歌(谣)、龙舞、杂耍、锣鼓为一身的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发展到…[详细]
苦水社火
  苦水社火是丝绸之路沿线最壮观的民俗活动之一,于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当日表演,集中了高高跷、太平鼓等经典节目。表演之时,演出人员就有几千人,观众就更多了,簇拥在乡村的道路上,场面宏大,人山人海,蔚为壮观。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先生创作的巨幅水墨长卷《苦水社火》,长达31米,是他在丝路沿线采风时为苦水社火的盛况所吸引,用一年半的时间创作而成。这幅画在全国巡展,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今年四月在兰州展出,更…[详细]
环县社火亭子
  环县自从有了社火便有了亭子,原来称为“高台”,由四个人抬木头架(类似轿子)木头架上方放上磨扇,磨扇中间的孔里插上亭架。解放后,尤其是农业社里有了手扶拖拉机,“亭子”也由人抬转为车拉,手扶拖拉机后是四轮拖拉机、三轮车,当然车上拉上的是碌轴,碌碡的中心插上亭架。由于亭子在社火表演是主要用于上街-,供人们观看,所以人们在装亭子时尽量出奇、出新,人物、故事情节尽量生动完整。所以装亭子时都要尽量注意保密,尤…[详细]
环县社火跑马
  跑马俗称“跑场子”,是环县社火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据初步考证,晚清时期环县就有社火活动,清末民初大盛且有一定的规模。县西北角的车道、毛井、芦家湾、小南沟等地社火受宁夏固原影响,主要的就是跑场子,其中车道代掌村的跑场子社火是民国10年从宁夏同心县豫旺城传入的。县北跑场子以祛瘟消灾为目的,寄托人们一种向往幸福安康的生活愿望,其活动有严格的仪式程序性,围绕“迎神”、“安神”、“出坛”、“降香…[详细]
李家沟社火
  李家沟是宝鸡市太白县咀头镇的一个行政村,李家沟社火是宝鸡社火的一个分支。李家沟社火自清末形成以来,已有近百年历史,其造型高、险、奇,形式简约质朴,特别是古老的社火脸谱色彩独特,古朴雅典。李家沟社火分为高芯和平台两种。起初以马社火为主,表演方队有两个:社火队、锣鼓队。社火分为“转”,一般参与游演为十二至十五转,一转4至8人,演出时间是正月十四至十六三天,内容以戏曲典故为主,参演者大多为中青年,男女不…[详细]
马氏社火
  亳州马氏社火是典型的淮北地区乡风习俗,表演内容丰富,包括舞龙、舞狮、高跷大秧歌、担花挑、独杆轿、赶黑驴、撑旱船、推花车、老婆赶会等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这些节目分开可单独表演,合在一起就能成为一场大型的民俗活动。每年春节和传统庙会时是马氏社火最热闹的时候,整个社火表演以大块的色块组成花团锦簇的团花效果,舞龙、舞狮的着明黄色;担花挑采用粉红色;高跷、旱船采用大绿色;独杆轿则是纯白披红,各类色彩流互相穿…[详细]
大荔社火
  社火是流传于陕西关中大荔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古人认为“社“是土地之神,祈求丰收或驱鬼逐疫,都要祭祀社神,“火“有红火、热闹之意。我们老家的社火主要以地雷、火枪、摇杆、穷摇杆、芯子、抬高、日破瓮、日破天、锣鼓、拐子、打犟驴、秧歌、旱船、血故事、耍后台组成。而其中以穷摇杆、芯子、抬高、日破瓮、日破天、打犟驴、锣鼓、耍后台最具地方特色。追溯 大荔县社火 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详细]
迎春社火
  社火是渭源民间为庆贺春节而集体举行的一种游艺活动,是融秧歌、戏曲、舞蹈等表演艺术和竹扎、裱糊、剪纸等制作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社火多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活动,活动主要以“地摊”形式进行,也有极少数搭台演出的。有的乡镇以传统见长,也有的在传统的基础上糅合了现代的成分,可谓与时俱进。…[详细]
濠城春节社火
  春节社火濠城春节期间的社火是一项盛大的民间文艺活动。每次隆重登场的有:舞龙、舞狮、花车、旱船、跑驴、河蚌、八仙、独杆轿及配套的多班迎春锣鼓,有段顺口溜予以概括:“一龙二狮独杆轿,花车旱船老背少,八仙跑驴抓河蚌,迎春锣鼓真热闹”。这些时令的表演,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汉民族文化的缩影,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汉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尊崇。但是春节社火由于每办一次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精力、物…[详细]
周至社火
  社火盛于清代至今。县内乡镇和大村几乎年年上演。上阳化村演出两班社火,镇东村演三四班社火,传为盛举。社火有单马社火、对马社火、车社火、高台社火等,扮演历史神话戏剧人物。终南甘沟村灯社火晚间表演,表演者身跨竹马,马头、马身、马尾点燃蜡烛,头戴蜡灯,手持刀 等道具上亦挑烛灯。灯火灿烂中,表演动作,变换队形,似古战场两军挑灯夜战。…[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