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剧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剧

西杏园评剧艺术
  西杏园评剧艺术,是平谷区王辛庄镇西杏园村的农民表演的评剧艺术。第一个把评剧带回家乡的是西杏园村村民李文正(1897年—1972年),他幼时于天桥学艺,后同李金顺在东三省演出多年,1949年回乡组建杏园评剧团,经三代发展传承至今。西杏园评剧艺术传承白派、魏派、马派风格,具有高亢奔放特点,行腔讲究感情韵味,唱腔从容、舒展、轻松、自如。其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平谷调”风格,其白话一律用“平谷腔…[详细]
皖北曲剧
  曲剧旧称高跷曲、曲子戏,是流行于安徽省北部淮河、颍河流域广大区域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清末民初时,与流行区域内的鼓子曲、坠子嗡、大鼓书、民间小调、民间舞蹈等相结合,经过走街串巷、地摊坐唱、专业戏班等发展阶段后逐渐形成。曲剧唱腔结构为曲牌体,初时,唱腔曲牌仅有〔阳调〕等十几种,随着演出内容和形式的发展,音乐上有了相应的丰富与发展,一是从民间小调音乐中吸收一些曲调;二是借鉴梆子戏、坠子、泗州戏和民间说唱…[详细]
西西里木偶剧
  西西里木偶剧形成于19世纪初期的西西里,在该岛平民阶层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它讲述的故事一般取材于中世纪的骑士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歌,以及1或江洋大盗的生活,但大部分对白都是木偶艺人在演出中即兴发挥的。西西里木偶剧主要流派有两个,即巴勒莫和卡塔尼亚,主要区别在于木偶的大小和形制,以及操作技巧和各具特色的舞台布景。这种戏剧一般为家庭剧团经营,传统和技艺在内部世代相传。木偶的复杂的雕刻、着色和制作…[详细]
阜宁淮剧
  淮剧(阜宁淮剧),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源于清代。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流行于淮安府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汉族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汉族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详细]
大埔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是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广东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州地区、惠州地区、韶关地区等闽粤赣边区各地。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汉剧来自皮簧合流后的徽戏,与闽西汉剧同属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明末清初,广东已有不少唱弋阳腔、青阳…[详细]
丰润评剧
  评剧从孕育到形成、发展,丰润是一个重要基地,冀东莲花落时期有声名显赫的“赵家班”,戏圣成兆才曾在此搭过班。1909年评剧在唐山永盛茶园诞生,直接带动了评剧在丰润的发展。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由县委宣传部领导的“真理(评)剧社”群众称其为“扩军宣传队”,是当今丰润评剧团的前身,在全国各剧团中她的团龄最大。由于抗日的需要,创作演出了《送子参军》、《枪毙马国栋》、《潘家峪》等现代戏。新剧目的建设…[详细]
粤剧八和祖师诞
  粤剧八和祖师诞即华光诞,据传华光为火神,过去粤剧下乡演戏要搭戏棚,戏棚乃竹木所搭,易于失火,故演戏前首先拜祭华光,以求保佑。清光绪年间,邝新华创建八和会馆后,开始在八和会馆内供奉华光师傅像,每年逢华光诞(农历九月廿八),粤剧艺人在此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活动费用多由粤剧艺人集资,祭祀用品有常用的烧猪、香烛、生果等。祭祀时由艺人吹奏寓意团结的“封相锣鼓”(粤剧音乐牌子)助兴。仪式结束后,参加祭祀的全体艺…[详细]
海兴南锣剧
  海兴南锣剧(初称打枣调)是由宋元时期的柳子腔中的《耍孩儿》和明代的俗曲《打枣杆》又称《挂枝儿》等民间说唱艺术演变而来的,是海兴一带流传最为广泛的剧种之一,海兴一带有120余个村庄先后组织过南锣剧会。明末清初形成海兴南锣剧,距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海兴南锣剧最初以秧歌剧的形式出现,后逐渐走上舞台。沧州东部海兴一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兴南锣剧形成初期,海兴一带有哈哈腔、罗罗腔、山陕梆子、昆曲、柳子…[详细]
青县青剧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青县类别:传统戏剧“青剧”历史比较悠久,据老人们传说,“在明朝俺们村就有,那时候没有名称,都叫它‘秧歌会’”。1946年春节到青县县城演出,当时的国民政府县长刘凤凯观看了演出后,觉得十分新奇,问:“你们唱的既不是京剧,也不是河北梆子,还不是哈哈腔、评剧,你们唱的这是嘛戏呀?”会头赶紧上前回答:“县长,俺们也不知道叫什么戏。相传是俺们村老辈子人自创的曲牌,就此机会请…[详细]
成安落子
  成安县地处河北省南部,临近鲁、豫、晋三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成安戏剧事业迅速发展,极早走向繁荣。县内流行剧种颇多,有豫剧、曲剧、平调、怀调、京剧、四股弦等十余种,而在群众中最有影响的当数本地落子腔。这是流行在成安,并广泛传播于临漳、魏县、广平、肥乡、邯郸一带的地方戏剧种类。成安落子曲调比较简单,易唱易学,很为农民群众喜爱。成安落子也叫成安乐子,属沙东落子体系,与武安落子是一脉相承的。据史料记载:流…[详细]
小车调
  霸州市杜岗村建村于明永乐年间,是由山西省洪洞县刘庄村移民而来。据史料记载,到清道光年间,小车调在杜岗村已经传唱了四代。杜岗小车调脱胎于古老民间花会—小车会,属于板腔体戏剧,其艺术特色在于它独具的“九腔十八调”、“十三道大辙”和“正八板、反八板”。早年间所创作、演出的都是小戏,如《扫松》、《三娘教子》、《择邻》、《婆媳和》等,情节简短,角色仅二三人。后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和移植…[详细]
雷剧
  雷剧原名大歌班,是广东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雷州方言圈内人们喜闻乐见、人人传唱的一朵艺术奇葩,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雷剧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雷州半岛,经过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四个发展阶段,到剧种形成历时300多年。近年,经过雷剧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改革,雷剧已拥有80多种腔调。湛江,是雷剧的故乡。雷剧植根于雷州半岛,土生土长,由于它语言通俗易懂,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越来越为雷州人民所…[详细]
蒲剧
  是山西运城新绛县的特产。蒲剧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和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晋剧、北路梆子等都是从蒲剧派生出来的。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再现了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这些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详细]
徽剧(徽戏童子班)
  清代中期,伏岭成年男子旅外经商务工人员已超过半数,多从事面馆业,正、二月是面馆业淡季,一年一度回乡探亲,照看在家“留守儿童”,见假日闲散在乡小孩到支祠学戏、演戏是好事,他们支持组织“童子班”,请人教戏,在支祠内搭台演出,形成三门自置行头道具演出,但各门演艺水平参差不齐,观众多寡悬殊。支祠剧场窄小,当有好戏时,外村观众难挤入场。道光九年底建成三间两厢两走廊的徽式戏台,广场可容纳数千人。道光十年元宵节…[详细]
昌黎评剧
  世人公认,滦县与滦南县是评剧艺术的产生之地。但昌黎为什么又称其故乡呢?那是因为昌黎的民间艺术是构成评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评剧艺术中,含有大量昌黎民歌艺术的基因,曾为评剧艺术的产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评剧的前身为流传于民间的说唱艺术“莲花落”,“莲花落”是清末民初流传于昌黎、滦县、乐亭等县的一种曲艺形式,其曲调取材于民间小曲,这种民间小曲在昌黎县称之为昌黎民歌。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详细]
石家庄评剧
  评剧是我国近百年来成长较快、流布较广、影响较大的地方剧种之一。源于河北省唐山地区,流行于河北、京、津及华北、东北各省。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初为私人班社,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几天后在军管会的领导下,重组义合评剧社,恢复演出至今,自建团以来,常年在河北及周边省市演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自建团以来,就广揽博收,兼容并蓄。几代主演既演白派戏,也演新派戏;既演传统戏,也演现代…[详细]
尚义二人台
  尚义是东路二人台地方戏曲发源地之一,清末已有人唱“蹦蹦戏”。1919年民间艺人叶禄组建第一个“蹦蹦戏”戏班,在境内开始演出,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在戏班中吹奏。“蹦蹦戏”班的表演形式由踩高跷逐步向打地摊方向发展,并突出道具中的手绢、扇子和霸王鞭的使用技巧。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故称二人台。表演方法上也逐渐趋于戏曲化,音乐伴奏由只用四胡和锣鼓逐渐增加民间管弦乐器,剧目趋于故事化,情节更加细腻,内容更…[详细]
泗县瑶剧
  瑶剧,又名扬琴戏,是泗县独有剧种,前身是曲艺琴书,俗称扬琴或坠子。究其渊源,一说是道情结合当地音乐而成,约有200年历史,一说为山东琴书之南传并吸收当地民间乐曲而成。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前夕,是泗州琴书的大发展时期。泗州艺人张世銮,陆成修分别师从山东艺人季永杰,湖北艺人陈开江,将琴书艺术传入泗州,他们充分吸收当地和淮海、洪泽湖、扬州的许多民间曲调,揉合丰富自己的唱腔,并形成了北门(柴门)和南门(儒门…[详细]
井陉晋剧
  井陉晋剧流传于石家庄市的井陉县,井陉与山西接壤,该县是千年古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感恩文化之乡。故井陉人酷爱晋剧,十九世纪中叶,晋剧传入井陉,到二十世纪初,可谓“村村有戏楼,人人唱晋剧”,全县各村都有了晋剧戏班,仅台头一个村就有三个晋剧戏班儿。这些晋剧戏班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开锣唱戏。井陉晋剧有剧目三百多个,曲牌五百余种,自创剧目在省、市连获大奖,唱段入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并有《火烧庆功…[详细]
永嘉昆剧
  温州昆曲,又称永嘉昆剧,是流行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的一个昆剧流派。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昆剧传入温州后,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逐渐形成这个地方剧种。温州昆曲的声腔,既有与苏昆同牌同调,也有同牌异调和独有曲牌。演唱中不受传统联套宫 调规律限制,可以同宫异调联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间转调,呈现极大灵活性和丰富性。在打击乐方面也保存了较为古朴的民间锣鼓点。角色最初有小生、正生、当家、花旦…[详细]
重点关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