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茂腔
茂腔这一地方剧种自产生、流传、发展至今,虽历经数百年,但名称确定的较晚。1954年,华东地区组织戏剧观摩演出时才由组委会正式命名为“茂腔”。此前,人们多称作“周姑子调”或“肘鼓子戏”、“冒腔”等。当时的“华东区戏剧观摩演出纪念会刊”提到:山东流行着一种敲着狗皮鼓替农村中有灾难疾病的农民开锁还愿的迷信活动,唱腔称为周姑子调,后来在高密及周边地区演变为戏剧,由于该曲调的明显特点是尾音“打冒”,“冒”与“茂”音同,取“茂”是愿该戏发展茂盛。因此将其名称定为“茂腔”。
茂腔的雏形是早在明代就流传民间的“姑娘腔”。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钞本《钵中莲》提到“姑娘腔”。清康熙年间李声振所著《百戏竹枝词》述曰:“唱姑娘,齐剧也,亦名姑娘腔。”再后来的史料解释说:“姑娘腔”,人们也叫作女儿腔、巫娘腔。
“姑娘腔”与“周姑子调”有着承袭关系。“周姑子调”在继承“姑娘腔”的基础上又变化发展了。清乾隆年间所刻《缀白裘》戏曲选本中有《思凡》(即《尼姑思凡》)一折,当时,用“姑娘腔”演唱《尼姑思凡》风靡山东各地。“周姑子调”也应时而出。相传此时有一姓周的尼姑聪明伶俐,能文善唱,她演唱的《尼姑思凡》独具魅力,动人心弦。她还经常利用改编并演唱民间小调鞭挞人间的不平,由此引起了老百姓的共鸣。经过人们流传、加工,辗转沿袭,成了脍炙人口的流行曲。这些流行曲便被人们冠名为“周姑子调”。
肘鼓是一种纨扇(用细绢制成的团扇)形、柄缀铁环的狗皮鼓,又名端鼓。早时,“姑娘腔”即以肘鼓伴奏。“周姑子调”的初始阶段也以肘鼓伴奏。这种演唱形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艺人们敲着狗皮鼓为雇主请神驱邪,招魂敬鬼。所唱内容是以雇主家中供奉的“轴子”(家堂)为依据。蒲松龄《聊斋志异·跳神》中记载:“济俗,民间有病者,闺中以神卜。请老巫击铁环单面鼓,婆娑作态,名曰‘跳神’”。这种边敲击狗皮鼓,边唱“周姑子调”的表演方式,在吸收了花鼓秧歌的音乐及表演程式后,逐步形成了“肘鼓子戏”。“肘鼓子戏”在高密、胶州、诸城等地又被改称为“本肘鼓”。“本肘鼓”的主要特点是旋律简易,节奏平稳,上下句结尾处又以“噢嗬罕”三字耍腔,如同劳动号子那样粗犷有力,热情奔放。“本肘鼓”演唱时是干唱的,仅在间歇处奏乐渲染气氛,化装简单,一般搽些粉,抹点胭脂,系条毛巾便演唱,名曰“踩薄土”、“盘凳子”。
“周姑子调”与“肘鼓子戏”都与“姑娘腔”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演出形式,两个称谓,区别仅为“周姑子调”是指表演者所唱腔调,“肘鼓子戏”则指表演者敲打的狗皮鼓。
经过长期演出和艺术交流,艺人们将“拉魂腔”、“梆子”、“京戏”的某些特点揉进了“本肘鼓”,使“本肘鼓”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进入“冒肘鼓”阶段。“冒肘鼓”的主要特点是旦角唱腔下句的尾音翻高八度,这种唱法是从“拉魂腔”那里吸收来的,人们称为“打冒”,“冒肘鼓”也由此得名。
“周姑子调”与“肘鼓子戏”在高密深受老百姓喜爱。很多村庄世代都有戏班子。演唱“肘鼓子戏”成为当时群众的主要娱乐方式,每个村的戏班子一年都要演几回,并互相串演。“肘鼓子戏”又被人们称为“拴老婆橛子”,妇女们为了看“肘鼓子戏”,把“孩子拴在窗棂上,饼子糊在锅台上,腰带忘在圈墙上。”1954年高密茂腔剧团成立。剧团汇集了各私营剧团的拔尖人物,有良好的演员基础。至今已排演古装戏、现代戏几百出,曾多次参加省、市戏剧会调演,次次获大奖。其中《根的呼唤》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并荣获1994年度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1990年3月应文化部邀请,高密茂腔剧团晋京演出现代戏《盼儿记》,获得0成功。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多家报刊进行了报道,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茂腔”这一稀有地方剧种,自此令人刮目相看,演出市场不断扩展繁荣。
高密茂腔源远流长,其新奇的唱法,独特的民俗色彩,深深地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成为地方戏剧的一朵奇葩。其突出特点:一是由于方言有异,唱腔不同。高密人语音平和温软,同一句唱词,高密茂腔更显得婉转悠扬,声声入耳;二是创作移植剧目较多。高密茂腔剧团创作了《元宵谜》《盼儿记》《根的呼唤》等多出大戏,并移植了黄梅戏《女驸马》、京剧现代样板戏等,从而创新了许多内容,并从其它剧种引进了一些适合茂腔的优点,兼容并蓄,从乐器演奏、舞台设计到表演都有很大改进与发展;三是高密茂腔剧团始终保持有较大的演职员阵营。自剧团成立以来,经历过艰难曲折,萧条冷落,当然也有过兴盛繁荣,但全团在岗演职员一直保持五六十人左右。特点即优势,高密茂腔剧团凭着自身的优势,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打出了品牌,赢得了声誉,常演不衰,平均每年演出数百场,并将26出茂腔戏制作成VCD光盘在全国发行,很受群众喜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