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陇南市 > 武都区
武都高山戏

武都高山戏

武都高山戏,又名高山剧,武都曲子戏,是甘肃省独有的两大汉族特色剧种之一。高山戏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鱼龙镇,主要流传于武都区的鱼龙、隆兴、金厂、龙坝、汉王、马街、安化、佛崖、甘泉、角弓、城关等乡镇,西和、礼县、康县、文县、成县的部分地方也有流传。鱼龙等地属高山丘陵地带,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业以土豆、玉米、小麦为主。庙会、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在这里自古盛行,高山戏即是从这里的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

1959年以前,武都区鱼龙、隆兴、甘泉、佛崖等地人称其为“演故事”、“走过场”等。1959年,武都业余演出队用流传在鱼龙乡的地方戏曲调,编排了现代小戏《尕女婿》,并参加了甘肃省文化局举办的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演出后,经专家商讨定名为“高山戏”和“高山剧”。此后,高山戏的名字被陆续载入《辞海·艺术分册》《中国戏曲文化》《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等书籍中。2008年,武都高山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戏属曲牌体戏曲剧种,其唱腔分为“欢音”和“伤音”两大类。高山戏“欢音”类唱腔如[古碌]、[十把扇]、[进状元]、[状元回府]、[进花园]、[门墩儿]、[太平年]等明快活泼、玲珑华美;“伤音”类唱腔如[胭脂泪]、[滚白带哭腔]、[旺哥]等缠绵凄楚、哀怨动人。

武都高山戏语言是地道的武都方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唱词格式比较固定,有七字两句式的对联体,有五字四句式的绝句体,有山歌体、律诗体等。大量衬词和灵活的帮腔形式构成了高山戏独特的演唱风格。武都高山戏伴奏乐器分为武乐和文乐,武乐有大鼓、大锣、四片瓦,文乐有“大筒子”、土琵琶、二胡等。

武都高山戏的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为“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等,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戏的正式内容,其他表演如“圆庄”“上庙”“走印”等则带有明显的祈福、娱神和自娱等性质。

“走印”是演员们在“灯头”的带领下在麦场走“字”。农人们认为,在村子里走“佛法僧宝”等字样如同给村庄盖了一个印章,他们相信:这印章可以起到镇宅、纳福、驱邪等作用。因为是用脚印在麦场走字,所以演员们怎样入场,入场后走几步转弯,最后怎样出场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与讲究。“圆庄”舞队演员从农家走出来围绕村庄走一圈,当地人叫“圆庄”。“圆庄”是高山戏广场表演的特定习俗。

高山戏剧目内容丰富多彩,多数剧目有宣扬仁义道德、教化育人的积极意义。代表性传统剧目有:《咸阳讨账》《刘四告状》《老换少》《白玉霜》《康熙拜师》《儿嫌娘丑》等;创作剧目有《开锁记》《尕女婿》《挡车》《人老心红》《夜逃》《特殊党费》等。

服饰与道具方面,武都高山戏的服饰有古典和现代之分。现代服饰接近现代生活。古典服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把式舞队中的把式帽、把式服和旦角服上。把式帽俗称“凉壳子”,顶尖上有一撮红缨,跳耍时红缨随把式舞“凤凰0头”的舞步动作左右摇摆。“凉壳子”做工有讲究,多由百姓自制。把式服与旦角服风格独具:把式穿长袍,上身套大襟棉袄,颜色多为大红、天蓝和粉红色。上年纪的把式还佩戴各种髯口。旦角服装主要特征为;上身穿棉袄,下身穿花裙,脑后有发髻,额头戴“昭君带”,两鬓插蝴蝶式黄纸花,年轻旦角还可梳长辫子。由于制作颇具工艺且有很多讲究,所以把式服与旦角服也由百姓购买布料自己加工裁剪。把式舞表演的道具是草扇、毛巾、纸扇、纱巾等。

高山戏在武都等地流传了数百年,深得民众喜爱。它是古代劳动人民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是历史的见证,是当地人民的精神食粮。

推荐武都区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武都区导航

下一篇:佤族清戏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