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岳阳市 > 临湘市
临湘花鼓戏

临湘花鼓戏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湘花鼓戏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湘花鼓戏由岳阳花鼓戏发展而来,后期又受长沙花鼓戏的影响,形成以岳阳花鼓戏为主体,兼唱长沙花鼓戏和临湘地方小调的花鼓戏演唱风格。因主要在临湘市境内的桃林河流域流传,使用的舞台语言是临湘方言,故当地又称之为临湘花鼓戏。因演奏的主要乐器中有叫嗡琴者,当地老百姓又俗称其为“嗡琴戏”。2006年,临湘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湖南省临湘市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就是临湘花鼓戏的起源地。除在本市境内流传外,还传播于湘鄂赣毗邻地区的湖北省崇阳、通城、赤壁、洪湖,江西省修水、铜鼓,湖南省岳阳(含云溪区)、平江、汨罗、华容等县市,形成了一个以临湘为中心,影响到湘鄂赣的较大文化圈。

临湘花鼓戏从清道光年间的“两小”(小旦、小丑)已具雏形,发展到清咸丰、同治年间的“三小”(小旦、小生、小丑),逐步形成了多角色的演出戏班,如当时有名的“三秋班”“三堂班”“乌畈门班”“金少爷班”等。“三秋班”班主还向戏剧大师梅兰芳学过戏。到清光绪、民国年间,临湘花鼓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临湘花鼓戏脱胎于临湘当地的民歌、山歌、夜歌、情歌、地花鼓、地方小调等,并少量吸收了汉剧、川剧、湖北荆州花鼓戏等剧种的唱腔特色,形成了一个以锣腔、琴腔为主,兼有吹腔、套曲、地方小调五种声腔的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锣腔是临湘花鼓戏最初形成的主要声腔。它分南、北二路,属板腔体。南路多用于哀怨之时,北路多用于喜悦之情。南路北路中的数板,多用于较长的叙事性唱段,它们可以相互转换,称之南转北或北转南。锣腔中的杂调多用于小戏中,具有情绪幽默诙谐、活泼,多是徵、商调式色彩,也有羽调式色彩的,但总强调商音或徵音。

锣腔北路由单句子→双句子→双句转单句→数板→转双句或单句→梢腔,另有凄头倒板,随剧情发展而插入。锣腔南路由双起头(或单起头)→数板→牛转舵(或单梢腔与双梢腔)。

琴腔属于板腔体和曲牌体之综合体式。琴腔的出现于锣腔之后,可能是从盲人(算命先生)手中的嗡琴嫁接过来的。琴腔分正宫调(或正调)、副属调(或副调)、散曲。

琴腔的正调是从临湘的《瑶山情歌》和锣腔北路发展而成,而且生角、男旦角多用假嗓子演唱,与锣腔旋律略有变化而已。

琴腔的伴奏旋律与唱腔旋律,自然形成一种原始复调色彩。过门接唱腔是顶板唱,很有趣味。腔尾由锣腔的人声和腔,改为唢呐和腔(又名唢斗)。

琴腔有凄头倒板→正调慢板→原板→二拍子(又名二拨子)→快板→急板→和腔等一整套板腔体,但是,琴腔中的副调、散曲,则属于曲牌体。因此,琴腔既是板腔体,又是曲牌体之综合体式。琴腔中有时也演唱《数板》,但它是从锣腔的南、北二路中的《数板》借鉴过来的。

琴腔中的副调与散曲,喜怒哀乐尽有。副调多用于正剧,散曲多用于小戏、耍戏中。琴腔调式分为商徵、宫徵交替,有少数是单一的羽调和徵调色彩。

吹腔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唢呐伴奏唱腔过门,或整个唱腔全吹,或在曲尾处接腔。第二种:笛子伴奏唱腔过门,或整个唱腔全吹,或在曲尾处接腔。第三种:以民间吹打乐形式吹奏。吹奏的曲调因剧目不同各异,其情绪喜、怒、哀、乐尽有。

套曲系许多中小型小戏的专用曲调。在每一套中调式和调性相对统一,色彩相对一致。多是从倒板、正板、数板、快板、急板而成套。因剧情不同,色彩各异。

小曲分为:锣腔小调——热烈而粗犷;琴腔小曲——优雅而细腻;丝弦小曲——甜美而柔情;民间(花灯)小曲——活泼而幽静,善于表达各种情感,特别适用于小戏中。

器乐曲分为:拉(弹)弦乐曲——细腻、抒情、紧凑、惶恐、悲怆等兼而有之;吹奏乐曲——喜庆而欢乐、哀怨而哭泣等兼而有之;吹打乐曲——多用于喜庆、行进之时,也可用于悲伤之处;打击乐曲——有轻、重、缓、急、喜、怒、哀、乐、悲、恐、惊之功能;所有器乐曲,其表现力各有所长,可说是千红万紫,完全可适应生、旦、净、丑和各种风格的剧情需要。器乐曲通过乐队演奏,可起到托腔、保腔,衬托剧中人物性格,渲染多变的剧情等作用。

临湘花鼓戏乐器主要有:嗡琴,唢呐、笛子,后来发展到有扬琴、古筝等弹拨乐等乐器。武场面有:小堂鼓、大堂鼓、班鼓、可子或云板、大汉锣、中汉锣、中虎锣、高虎锣、大汉镲、小汉镲、汉小锣、云锣、马锣。

嗡琴(有的地方也叫胖胖筒),一般为临湘花鼓戏艺人手工自制而成。它的制作特别,琴筒长,琴杆短,中间不用千金,琴轴类似板胡,但两根琴轴分别装于琴杆两边,呈对称状,琴弓与二胡弓一样,琴筒上蒙有蛇皮。

临湘花鼓戏现存代表剧目76个,主要有传统戏《王妹子回门》《孟氏割股》《董永卖身》《韩湘子化斋》《孟姜女》《雪梅教子》《张广大拜寿》,现代戏《大兴与兰兰》《堂客拨的扶贫款》《村官是个打工仔》等。

临湘花鼓戏的主要特征有:

一、声腔多样化,更能体现其艺术魅力。地处湘鄂交界处的临湘,受湘楚文化和湖湘文化的辐射,形成了民歌、山歌、地花鼓、围鼓说唱等民族音乐的土壤,于是就有了临湘花鼓戏五大声腔(锣腔、琴腔、套曲、吹腔、小调)。声腔表现形式上的多样化,是该剧种的魅力所在。

二、声腔独具特色,特别是五大声腔中的琴腔、吹腔和地方小调,充分体现了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美感。表现花鼓戏的正调主要是锣腔和琴腔,其声腔多为随口而歌,多系口语化的音调稍加修饰而成,叙事功能多于抒情功能,与起源地区的民歌、山歌、地花鼓等民族音乐的骨干音完全一致,这能让观众从花鼓戏里领悟民族民间音乐之神韵,寻求其返璞归真的原生态美的享受。

三、运嗓方法特别,亟待传承发展。以本带假传统运嗓方法在我国其他有些剧种里也有,但临湘花鼓戏的运嗓方法却有些别致,它不分男女老少或性格的文雅与粗暴,或喜怒哀乐,均以本带假演唱(个别行当也有例外),在原旋律的基础上翻高八度唱成假嗓,音的进行不连贯。

四、曲调丰富和富有浓郁的临湘民歌山歌风味。临湘的山歌、民歌可谓丰富多彩,临湘的瑶族民歌优美动听,临湘花鼓戏吸收了它们的精华,自成一体并独具特色,增添了花鼓戏的音乐美感。

五、旋律色彩和功能擅长表演悲剧。临湘花鼓戏上演的悲剧《秦雪梅教子》《秦雪梅吊孝》《孟姜女哭长城》等悲剧百演不衰,与它的声腔风格特点有关,它的“凄头”像哭号,它的假声纤细无力像哭泣,它的板式只有速度的变化,没有戏剧性的展开,表现感情专一。

六、唱腔道白适应和贴近演出地的观众,随当地方言变化而变化,更贴近观众。因为临湘地处湘鄂交界处,语言非常复杂,唱腔道白除用湘北语系伴以汉腔外,“两小”“三小”的喜剧人物则用临湘的桃林话为主。另外,还根据剧本的内容及剧中人物的出生地而灵活运用当地方言。特别是小丑,在哪里演出就用哪里的方言。

临湘花鼓戏,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盛开在湘鄂赣毗邻地区的一朵艺术奇葩,极具地方特色,深受湘北地区人民喜闻乐见。临湘花鼓戏承载了大量的湘北传统文化信息,它的演变过1实反映出当初一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民间艺术、风土人情等活动,是研究瑶族文化遗址的一个活化石。2006年,临湘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推荐临湘市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花鼓戏也感兴趣:
临湘市导航

下一篇:关中道情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