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市 > 义乌市
后宅高跷

后宅高跷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宅高跷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宅高跷,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开始,已有800多年历史。据传,南宋在朝官员傅芷公因坚贞不屈、直言不讳而受破孩,遂挂冠而归。他自认为品行高人一等,就用走高跷的方式来表现。

后宅高跷又以后傅村最为有名。历代以来,后傅村的人们先辈教授下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继将先祖的忠烈美德和故事传了下来,而做父母的也很喜欢自己的孩子能继承先辈的高尚美德,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传授其走“长脚侬”。到孩子五六岁时,就能单独行走了。打扮成先辈中的名人走着长脚侬,就这样一代代,沿着历史的长廊走到了今天。

在高跷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头戴公子帽,上穿黄马褂,下穿红色高脚裤,双脚缚木制跷棍,跷棍高1米到4.6米不等,绑腿时坐于一个特制架子上,高的坐梯子上,也有坐平台上的。表演队型有单排、双排、S型插花、Z字型等。表演队伍有男女混合、老中青少混合。表演时有单一走阵,也有边走边劈腿表演动作。

改革开放以后,后傅高跷几经发展,队伍庞大,活动频繁,成为在省内颇具名气、在义乌家喻户晓的特色品牌。如今的后傅村,是闻名遐迩的高跷村。仅有700多人口的小村庄竟有200多人会玩这种“缚柴脚”游戏,村里为此还特地组建了一支40多人的高跷表演队,幼者5岁,长者76岁,蹬跷自如。

现在,后傅高跷团对参加表演的人数、服装、阵容、难度、道具都进行了改进,更具观赏性。每逢节庆日或重大活动,高跷队就整装出发,行走四方。

推荐义乌市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高跷也感兴趣:
义乌市导航

下一篇:瑶山秋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