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芜湖市 > 无为市
无为剔墨纱灯技艺

无为剔墨纱灯技艺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为剔墨纱灯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为剔墨纱灯简介,又名宫灯。具有300余年历史,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相传北宋米芾就任无为知军时,运用绘画技艺在灯笼壁面上绘上人物、山水、龙凤、花卉等图案,借以与民同乐。无为纱灯是在借鉴吸收历代流行的蔑扎、纸糊、染色“彩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将木工、雕刻、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制作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剔墨等项工艺。框架取料檀木或红椿,并用龙头凤头、象鼻、虎脚装饰,灯壁四周镶罩纱绢,绘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经过剔墨工艺和点睛手法,画面人物眼睛,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栩栩如生。剔墨纱灯是无为县闻名的传统工艺品,清康熙年间由无为人蔡竹田首创。光绪年间,清王朝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派出统领官专程到无为征选纱灯,悬于皇宫内苑。解放后,国庆10周年时,剔墨纱灯曾挂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给大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改革开放后,由于无为纱灯自成风貌,声名远播,近百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有广阔的市场。

推荐无为市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技艺也感兴趣:
无为市导航

下一篇:大王冲佛香制作技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