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卷
在市郊农村,说起沪剧、越剧、淮剧,可谓无人不晓;倘若谈论宣卷,许多人就知之不多了。宣卷,顾名思义,即讲书的意思。它由一人主宣,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其形式近似苏州评弹,又不尽相同,更具具特色。宣卷源于唐代的“信讲”和宋代的“谈经”,至清代出现以唱宣卷为职业的艺人。宣卷艺人以讲故事的形式,为民众说讲民间事物和民间传说,故宣卷艺人又被人们称之为“说讲人”。由于听讲的对象大都是本地农民,所以宣卷艺人的说讲语言特别注重通俗易懂,以吸引和取悦观众。据传,当时的宣卷艺人没有多少文化,他们表演的宣卷没有脚本,故事情节都是艺人们从平时观看的古装戏中照搬过来,然后写上自编的唱词,卷成纸卷,表演时摊在桌上,用通俗的语言宣讲卷中故事,并加入了应景的即兴演唱。为了增加演出气氛,表演者还配备了一只木鱼,边敲边唱,自编几曲如南无阿弥陀佛之类的“经赞调”,这便是原始的木鱼宣卷。后来,宣卷艺人逐步开始注重自身形象,脱下土布衣,身穿长衫服,袋放丝绢,手拿折扇。同时增加了两名女演员作帮衬,有对有答,有呼有应,一改以往一人说到底的单调状况。木鱼也弃之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二胡、三弦、竹笛、扬琴、琵琶之类的民俗乐器伴奏,于是,木鱼宣卷就演变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丝弦宣卷。商榻地区一些农民纷纷效仿学起宣卷,在自家的客堂内竞相表演,最多时有4个班子,从事宣卷表演者多达15人。
解放初期,宣卷艺术在商榻地区被人们淡忘,但仍有几位宣卷爱好者即兴表演,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新罗村农民孙建达。他表演的宣卷剧目《肚背对话》,名闻四邻八方,曾在当时的昆山县民间文艺会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商榻曾隶属昆山县),宣卷从此走出了客堂,走上了舞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榻文化站曾组织以宣卷为主的宣传队,在全乡巡回演出两个多月,受到村民欢迎,每场演出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九八一年,商榻乡宣卷队在县文化馆的帮助指导下,先后创作排练了《懒阿新遇仙》、《阿塔卖茶》等一批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勤劳致富的宣卷剧目,其中《懒阿新遇仙》,参加上海市业余曲艺创作节目交流演出中被评为优秀节目。
中年农民孙留云是已故宣卷艺人孙建达的嫡派传人,也是商榻地区唯一完好掌握宣卷表演技艺的传承人。他的表演可谓独具一格。在原有宣卷艺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自行摸索出了如:起拍一响,眼目清亮,润润喉咙,宣卷开场的开场白之类的表演形式,表演中,他还将一些歌曲戏曲滑稽唱段融会贯通其中,令人叹为观止。二00六年春被镇文体中心重新聘用,专门从事商榻宣卷的传承工作。并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宣卷表演队。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营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