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两夹弦
两夹弦繁衍生长于菏泽、定陶、巨野、鄄城、单县、东明一带的地方戏。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而群众称它“两夹弦”或“五大音”。它与流行在黄河以北的聊城、德州、滨州地区的“四根弦”(也称“一勾勾”、“河西柳”、“哈蟆嗡”)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两夹弦起源于鲁西南民间流行的花鼓丁香。这种民间演唱形式,因经常演唱《休丁香》(张郎休妻)而得名。最初只有两三个人,在集市庙会上演唱,无丝弦乐器伴奏,多为清唱或简单化装演唱。乐器只有一面手锣、一个梆子、一个挎在腰侧的凸肚花鼓,1880年以后,采用了四根弦的四胡作伴奏乐器,并从山东梆子、柳子戏剧种里吸收一些表演程式,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地方戏剧种。其流行地域北到河北的大名、馆陶,东到济宁,往南部到达蚌埠、浦口;向西传到开封、民权,兰考、扶沟及毫县。
两夹弦形成初期,是业余的民间“玩会”性质,没有职业班社和艺人。农村逢年过节,常用请贴邀玩友在牛车上搭台演唱。行头只有一身褶子,两身布衫,一件官衣,一顶纱帽。1910年前后,曹县一带开始组织班社进行职业演出,每天的戏价也只有八百铜钱,经营惨淡。1930年以后,两夹弦得到迅速发展,脚色行当比较齐全;音乐唱腔基本形成,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基本版式;还有曲牌娃娃、山坡羊、哭迷子等。唱腔基本上用真嗓,尾音翻高时用假嗓,只有虹脸用“二本腔”演唱。表演上仍保留花鼓表演动作,没有固定程式。伴奏乐器以四胡为主,另外加上了二胡、板胡、三弦、笛、笙、扬琴和琵琶,比过去大大地丰富了。
两夹弦的剧目将近百出。它的基本剧目有“大帘子、二帘子、赶关,提篮子(武家坡)”,“花墙、蓝桥、抱牌子”或“织机、拐马、柳迎春、花墙、蓝桥、太阳牌”等说法。这些剧目主要是比较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如《大帘子》,即梁山伯与祝英台隔帘相会;
《抱牌子》是何文秀私访;《织机》是秦雪梅吊孝的后半部。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民间生活小戏,其中丑角戏占有一定的比重,如《七错》、《打老道》、《打棒槌》、《打城隍》、《打面缸》、《打瞎子》、《穷劝》、《武大仨下工》、《拴娃娃》等,幽默风趣,富有:眼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文学特色。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