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舞狮
“狮”者势也。古时候官府衙门,寺庙厅堂,富门豪宅的门楼两侧都摆放石狮以示权贵势要,舞狮也在镇宅避邪的寓意中逐渐兴起。
作为国内狮子舞先模的凉州麻狮舞在唐代最为盛行。无论是宫廷宴会还是庆功祝捷都以舞狮助兴。那首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伎》早已将精彩的凉州麻狮舞描述得酣畅淋漓。
凉州舞狮从装扮看,二人合扮为“太狮”,一人独扮属“少狮”。“狮”的制作工艺,也有独特之处--------“麻”狮子。狮身先用野生的麻皮经手工制成“合子布”作“皮”,再根据长短需要将麻皮染成金黄色、棕色、绿色等,经精心梳理后做成很细的丝而充当“毛”,然后戳、纳、引、栽在“皮”上。舞动时毛随风动、飘流自然,尽显狮之威武之气。
表演时由多个出身于武术世家的青年男子,先演练一番流传在凉州的八步转、琵琶条子、定宋大刀等独具特色的武术套路后,随着助威的鞭炮声,和着轻重不一,急缓有别的狮舞鼓点,披红挂彩的引狮人手拿绣球,翻腾跌扑,引得狮子昂首出场。只见那狮子忽而翘首仰视、张牙舞爪,忽而低头回顾、振鬃奔突,忽而回首葡匐、翻腾戏嬉。间或穿插着舐毛、动睛、擦脚、抖身、洗耳等维妙维肖的动作,或立或卧、或扑或衔,仅一个逼真可爱的“开裆生仔”就足以引得观众拍手叫绝。
舞狮表演绝妙惊险,除“滚木推磨”、“戏龙取水”、“燃爆喷火”、“滚绣球”外,当属“高台”狮子舞最为精彩。表演前用特制的长条板凳搭起约10米的塔状高台,舞狮者逐级而上,边上边舞,在绣球的引导下,时而纵跃、时而攀援、时而伏卧、时而翻转做出各种杂技表演中的惊险动作。尤其在塔顶更是惊险万份、扣人心弦。此时的舞人自然谨慎无比,在时缓时急的鼓声指挥下进行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表演,达到手、眼、脚及身法变换的高度统一,辅以清亮的锣镲声烘托,整个场面气氛热烈,颇为壮观。若是多支舞狮队伍表演,文明的凉州舞狮人会主动谦让,要么让阵容较小者先行表演,要么按到场顺序轮番上阵、互相喝彩。
凉州舞狮那光彩夺目的形象,镀金贴银的化妆和那雷霆万钧、翻江倒海的气势,驱瘟散疫、恭祝安康的寓意无不体现出古凉州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