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秧歌
滦南民间秧歌注重塑造人物、善于表现故事情节,表演上诙谐幽默、节奏感强,是农村群众主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是农村群众参与最多的文娱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影响至周边各县。
多方考证,如今流行的滦南秧歌最迟形成于元代,在唐朝最为兴盛。按滦南风俗,每年农闲的正月,在乡村便自发兴起秧歌活动,直至填仓(正月二十五)。滦南境内的早期秧歌分南派和北派。南派以柏各庄为中心,以守盐庄村张氏家族为主;北派以倴城为中心,向周边几十个村辐射,形成北派秧歌区域,多种风格和形式并存。改革开放后,南、北两个流派走向融合。
滦南秧歌是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继承发展优秀民间文化的结晶。具体形式是舞蹈表演。舞者分为沙公子、妞、丑、㧟等行当。沙公子扮成青年男子,妞扮成闺阁少女、少妇,丑扮成滑稽男性,㧟扮成老年妇女。各行当的秧歌角色根据需要穿明、清、民国时代的服装,所用道具沙公子可持扇子,妞可持手绢,丑、㧟可持棒槌、烟袋等……扭秧歌时以锣鼓、铙钹和唢呐伴奏,秧歌节奏的快、慢、重、缓须与伴奏节律相协调,特别是一些带有内容的情节小出的秧歌,过程中需要表现说话、笑声,举手投足、传情表意时,击乐锣鼓、唢呐要做出相应效果进行配合,以达表现情节、渲染气氛、升华主题、耐人寻味之效果。
滦南秧歌分为过街秧歌和场子秧歌。在场子秧歌基础上发展融入了秧歌小出或称舞台秧歌。所谓过街秧歌是秧歌队在穿街过巷中进行的舞蹈。场子秧歌又分跑大场、中场和小出。大场秧歌适合众多秧歌角由沙公子率领,在广场上进行舞蹈表演,讲究队形的变化和舞蹈的构图完美。有:“龙摆尾”、“卷马蜂窝”、“葫芦套方正”、“四面斗”、“八面风”、“五股穿心”、“万字花”等多种套路。中场秧歌的套路与大场相同,因人数所限不讲究队形和构图,但有典型人物,讲究造型。小出子秧歌一般由3—5人组成,其表演有故事情节,固定场面调度和舞蹈构图,如“刘巧儿”、“白蛇传”、“武松与潘金莲”等等。
随着时代的延续发展,逐渐形成了活泼、诙谐、朴实、健美、欢快、红火,地方民间风格色彩浓郁,具有艺术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特点的民间舞蹈形式,无论男女老幼,尊长卑晚,不论职业,不论生熟,参与人之广泛,随意性、趣味性、观赏性之强,都是其他民间文艺形式不可比拟的。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