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 > 蒲城县
蒲城石羊道情

蒲城石羊道情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蒲城石羊道情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蒲城石羊道情是一千多年前盛唐道教音乐的活化石,又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曲艺艺术。

蒲城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兼具丘陵、台塬、平川地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酥梨,是国家级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桥、景、光、惠、泰五座唐陵神道石刻甲天下;距古都西安110千米;西延铁路、京昆高速公路西禹段穿境而过。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蒲城石羊道情曲艺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唐教坊之法曲,中唐时期,戏剧鼻祖唐玄宗李隆基尊道教始祖老子李耳为同宗先贤,笃信道教,为加强传经布道效果,将宫廷音乐谱写成法曲说唱表演,故称道情。唐五陵在蒲城修建的百年间,作为“奉先”的京兆之地,法事道场频繁,道情演出十分活跃。唐后,道情艺人散落于陵园附近的水陆码头蒲城石羊一带,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羊道情。

蒲城石羊道情剧本有“神戏”和“曲类”之分。其曲调有清江引、金钱吊葫芦、高腔等九腔和大红袍、苦相思、哭板、笑板、落句子等十八调;其“帮腔”唱法是区别于其它剧种的显著特征;其伴奏乐器以丝竹弦乐为主,由八人共掌九样乐。而鱼鼓、简板、三才板为独有,有“排山倒海的鱼鼓,降龙伏虎的简板”之称。

蒲城石羊道情曲艺在1956年和1984年曾成功排演了新剧《隔门贤》与《砸烟灯》;2002年2月,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节目组专程在石羊村录制了《缝袍子》《秃儿闹房》《拜寿》等传统剧目,同年3月3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七套“乡村大世界”陕西民间采风栏目播出。2006年4月,CCTV4:《走遍中国》栏目,再一次对石羊村道情班社节目进行了采访录像。

蒲城石羊道情曲艺音乐原始古朴,乐器独特,实属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艺特征

1、石羊道情演唱方法和内容具有浓郁的道教色彩,有反映道教内容--戏、民间生活--曲之分。

2、以说唱、坐唱为主要表演形,具广场(俗称“踏席”)表演性。

3、帮腔,艺人称为“拉坡”,有阳坡欢音和阴坡哭音之分,并有给演唱者缓息的作用。

4、道白具有吟唱特色,大段的道白分段中间,加弦乐过门来间隔停顿。

5、唱腔曲调有“九腔十八调”,保存下来的有“八腔十一调”。

6、部分乐器构造、尺寸比例、演奏方法特别。其特点是“八人(八仙)共掌九样乐”,鱼鼓和碰锺是由一人所持。

主要价值

石羊道情既是研究一千多年前盛唐道教音乐的活化石,又是独具特色的曲艺艺术,它是不同于秦腔等任何演唱剧目的一种曲艺艺术。保护它对于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拓展民族文化曲艺形式的发展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是研究戏剧发展雏形期的借鉴物。发掘、抢救、保护石羊道情对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史渊源

“道情起源于唐教坊之法曲,后来被道家用于宣讲宗教道德、法规、因果报应等。”(秦腔剧作家范紫东著《乐学通论》)另据已故石羊道情老艺人王东鲁谈:相传道情是八仙留下的。八仙中韩湘子、张果老都是爱好音乐的,韩湘子经常手持竹笛吹奏乐曲,张果老经常背着“鱼鼓”、“简板”,有歌云:“手抱上鱼鼓,口唱八道歌”《八仙记》,八道歌即是最初的道情。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认为道教始祖老子李耳是李氏同宗先贤,十分崇信道教,将其奉为国教,就连他的宠妃杨玉环也被封为“太真”道士。道士们传经布道,为了加强效果,将宫廷音乐谱写成法曲说唱表演,故称道情。唐《雍录》载:“开元二年正月,置教坊于蓬莱宫侧,上自教法曲,谓之梨园弟子。”唐五陵在蒲城筑陵的百余年间,作为“奉先”的京兆之地,法事道场频繁,道情演出十分活跃。唐后,道情艺人散落于水陆码头石羊一带,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羊道情:计有清江引、金填吊葫芦、高腔、推句子等九腔和大红袍、苦相思、哭板、笑板、落句子等十八调。清朝末年,道情传人王云璋能演唱一百多本戏,终生以唱道情为业;民国初,蒲城籍关中文化名人张东白也对道情情有独钟,并提笔对《杭州卖药》《八岔诗》等剧目做过重要修改。

1956年7月,石羊道情赴渭南地区演出《隔门贤》,引起了轰动,荣获一等奖。1984年10月,石羊道情《砸烟灯》获陕西省调演二等奖。2002年2月22日,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节目组一行五人专程在石羊村录制了《缝袍子》《秃儿闹房》《拜寿》等传统节目,同年3月3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七套“乡村大世界”陕西民间采风栏目播出,2006年4月3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再一次对石羊村道情班社节目进行了采访录像。

相关器具

石羊道情曲艺风格独特,伴奏乐器古老。所谓“八人共掌九样乐”,每件乐器的构造、尺寸比例、演奏方法都和一定的神话传说有关。

石羊道情的乐器分为击打乐器和丝弦乐器。

击打类乐器包括:鱼鼓、碰钟、简板、三才板和云锣五种乐器,其中鱼鼓和碰钟是一人所持。

“鱼鼓”:道情戏的指挥乐器之一。鱼鼓本是一根竹,出在深山长在峪;打柴樵夫曾砍倒,鲁班注定二尺六。鱼鼓的演奏,讲究很严格,它的声响超过所有的乐器,艺人们在传授曲谱时不念丝弦乐器,而把鱼鼓的声响念在前面,把丝弦乐谱加而代之。

“碰钟”是铜制品,是把两个铜铃分别固定在一个“U”型的木柄两端,用其中一个铜铃的边沿碰撞另一个铜铃的铃面。

“简板”是用竹制作而成的,简板的上端呈弯状,在弯处又,各系一个小铜环。“简板”是道情戏的指挥乐器,又是体现道情风格的主要乐器。有“排山倒海的鱼鼓,降龙伏虎的简板”之誉。

“三才板”是用枣木或槐木制成三个长短粗细一样的木梆子,如同梆子戏的梆子一样,演奏时一只手握两个,前端分开,另一只手拿一个在其尖端碰打,如拉波时置其中间快速抖动。三才板的演奏方法讲究尤甚,其演奏方法以及效果是用下面这样一段文字描写的:往上一打,鸳飞离天,往下一翻,鱼跃峪渊,若拉波(腔)两个手哗啦啦哩颤,真乃奥妙无穷。

“云锣”是铜制的小手锣,用的机会较少,常用于情节欢乐、激动的演出场面。

丝弦类乐器包括:四弦、二弦、笛子和板胡四种乐器,属于比较常见的乐器。

石羊道情传统剧目原有200多个,到2000年仅存12个。可演出的剧目有:

曲类:《隔门贤》《合家乐》《响棒槌分家》《缝袍子》《三怕妻》《郭举埋儿》《冯爷娶妻》《秃子闹房》等;戏类:《湘子拜寿》。《八佩拜寿》《杜康造酒》《八岔诗》等。

分布区域

蒲城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为陕北黄上高原和关中渭河子原交接地带,土地肥沃,是国家级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位于东经109度20分17秒~109度54分48秒,北纬33度44分50秒~35度10分30秒,海拔460~490米。北部丘陵,中部台塬,南部平川。东临大荔、澄城,距韩城司马祠126千米;西接富平,距古都西安110千米;北依白水、铜川,距黄帝陵100千米;南接渭南,距西岳华山120千米。桥、景、光、惠、泰五座唐帝王陵自县城西北至东北一字安放,京昆高速公路西禹段穿境而过。

石羊村因村头有古石羊而得名,位于县城东20千米的东陈镇。早在秦汉、唐宋时石羊及其周围的村落就是洛河西岸商贾云集、十分繁华的水陆码头,是渭北地区东出三晋的必经之路。距西禹高速孙镇出口、西延铁路孙镇站三千米。蒲城石羊道情曲艺就发祥予地处唐泰陵(风流倜傥的中华戏剧鼻祖唐玄宗明皇陵寝)东南附近的石羊、东陈、南新、六畛、白起寺等村落,淬于蒲城县东陈镇、孙镇、洛宾镇、椿林乡等乡镇,辐射面积约百余平方千米。

蒲城石羊道情流传于蒲城县东陈镇、孙镇、椿林乡、洛滨镇,集中于东陈镇的石羊、东陈、南新、六畛、白起寺五个村,面积约为百多平方公里。

推荐蒲城县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道情也感兴趣:
蒲城县导航

下一篇:蒲城血故事特技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