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所在区域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月亮泡周边地区。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泊,也称之为“圣洁的湖泊或圣水湖”。
蒙古族历史上崇拜天地山川,素有祭天祭山祭水之俗。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征灭金国的塔虎城(新泰州)后,向前行军途中,在查干湖东岸山地,一眼望见查干湖,随将九翼大军立足青山头上,行九九礼,祭祀大水泊—查干湖。于是祭湖、醒网仪式逐渐固定化和民俗化,冬捕前要祭网—醒网,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查干湖方圆几百里,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湖面是平展的明冰。鱼是喜群居的,入网口选准了,有捕不完的鱼;入网口选错了,只是空荡的水。历经无数幸运与无数晦气,使心存“万物有灵”的蒙古族渔民产生多种信仰与禁忌。基于在生存历程中对发明工具的崇拜,冬捕时要搞个祈盼吉祥和收获的祭祀捕鱼工具的仪式,因以网为代表,所以叫醒网。经过祭湖、醒网仪式的固定和流传,逐渐民俗化,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
查干湖的“祭湖醒网”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祭湖祭祀天父、地母、湖神,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二是通过祭网,唤醒已经沉睡的渔网,张网下湖,顺畅平安。
查干湖冬捕在每年入冬(11月份)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是网具及其附属工具的准备。将网进行检修,按技术要求,重新装备—俗称“装网”。其次是人员的组成及车马的配置。准备工作之后,为了祈求平安,祈求冬捕时网肚满是鱼获物,把头要祭湖神和举行开网宴。开网前由把头根据冰层厚度,请喇嘛来确定黄道吉日,举行的“祭湖、醒网”仪式。喝完壮行酒之后,开始上冰捕鱼。随着把头一声“上冰”,所有参加冬捕人员跳上拉网车或爬犁,浩浩荡荡开赴冰上。网车到达网场后由把头确定位置,俗称“画窝子”,
把头根据湖的底貌及水深,确定位置后,开凿第一个冰眼为下网眼,再由下网眼向两边各数百步(方向是与正前方成70—80度角)确定翅旗位置,插上大旗(或灯),把头再由翅旗位置向正前方走数百步,确定为圆滩旗,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去前方数百步处汇合,确定出网眼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规划的冰面,就是网窝。网窝的大小方向形状、把头送旗的角度、准备等,都是把头师承下来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把头插出翅旗后,由打镩的沿下网眼向翅旗处每隔约15米凿一冰眼,之后下穿杆(长18—20米的细杆),由走钩将插入冰下的穿杆用走钩将之推向下一冰眼,穿杆后端系一水线绳(1厘米粗的聚乙烯绳),水线绳后带大绦,大绦后带网,跑水线的水股子拉着水线绳带动大绦向前走,马拉马轮子绞动大绦带着大网前进,后面是跟网把头用大钩将网一点点放入冰下,并随时掌握网的轻与沉,两侧网前进到出网眼后,已将整个网全部下入水中,此时水中的鱼全部围在网中。
接下来是出网,由三匹马拉动出网轮,由出网轮上的旱绦和卡钩配合将双侧网合并一起,96块网组成的一张大网,一次同时拉出每翅的3块,称为一拉,分16次拉出。第一拉没鱼,第二拉开始出鱼。出鱼时挂在网上的鱼直接随网拉到冰面然后摘下,浮在出网口的鱼用“捞子”捞出。最后,因每拉赶鱼的原因,更多的鱼都集中在网肚之中,网肚是网后端的一个兜,一个网肚最多能容纳百万斤的鱼获物,捞完网肚中的鱼后,将网肚拽出冰面,将鱼装车运走。由打镩、扭矛、走钩的将网再次装到爬犁上。到此,一网次冬捕结束。
查干湖冬捕习俗在郭尔罗斯代代相传,场面壮观神奇。对这一习俗的传承和研究,有助于了解郭尔罗斯地域民俗文化和渔猎文化及其发展史。如今,查干淖尔冬捕习俗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影响了查干湖原始的冬捕生产方式,使得这种带有远古色彩的渔猎文化仍急需人们的重视与保护。(注:该项目被评定为国家级项目时,原项目名称“查干淖尔冬捕”修改为“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信息来源: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