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曲阳
曲阳擎阁

曲阳擎阁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阳擎阁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擎阁起源于唐朝末年,分布于西北部山区的韩家村、灵山村、野北村、朱家峪村、郭家庄村、南雅握村、北雅握村等地。

擎阁最初是木架擎阁,始于唐末,是人们祭祀、朝山、敬神、求雨擎拄供品的一种工具,供品开始只是牛、羊等牲畜,后来由童男童女代替。由此擎阁发生了实性质的改变。后来,擎阁成为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开始具表演性,成为庆丰收、赶庙会、过春节等庆祝活动的节目。元代,戏曲兴起,擎阁受其影响,剧目增多,戏曲性增强。明清,小说兴起,擎阁剧情更加丰富,四大名著等小说都被采用到表演中来。清康熙年间,木架擎阁达到鼎盛。清光绪年间,铁架擎阁出现,铁架表演灵活,能擎拄2人和3人。民国时期,铁架擎阁表演达到鼎盛。解放后文革时期,擎阁剧目多为有革命意义的现代剧。改革开放后,擎阁再现生机,成为群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擎阁一般由上装和下装两部分组成,下装高擎上装,中间由铁信子(即轴)连接。擎者为青壮年,被擎者为5-7岁儿童,每架子为1名,也有2名,个别有的3名。表演时将铁架-在擎者的腰部及腰上部,被擎者可在铁架上左右旋转,上下翻腾,打筋斗,扭秧歌,双方对打等。根据需要,旁边有时用人字叉进行保护。根据剧目的不同,擎阁可以分为磨子擎阁、车架擎阁、单人擎阁、双人擎阁、三人擎阁。

擎阁队伍行进时,前面是“舞狮”开道,手捎子队在左右两旁护场,队员们手持杏黄旗或手持大刀、流星、长枪、三节鞭等武术道具。擎阁队伍随着音乐、鼓点走“剪子股”、方块队或穿插走步,最后是大鼓、笙、唢呐等民间乐器配乐。

擎阁历史悠久,以艺术的形式讲述历史,表现了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风土人情、人物命运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推荐曲阳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杂技也感兴趣:
曲阳导航

下一篇:临西潭腿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