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
舒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流传于舒城县南港、百神庙、干镇的泉水堰、河棚的泉石一带。特别是南港,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禁演梁祝戏,还出现过捣毁戏台,驱赶演职人员事件。
舒城目前尚存多处《梁祝传说》的历史遗存:一、梁祝墓座落在南港镇向山村梁桥村民组,位于206国道1120-1121公碑之间,有小溪绕墓流淌。二、春秋山半腰上有春秋读书堂。三、两处祝家庄:一处在河棚镇泉石村,一处在干镇泉水堰。泉水堰祝家庄最神奇,门前有一口月牙塘,粼粼碧波中掩藏着两座古墓。村民们说:左首的是山伯墓,右首的是英台墓。
《梁祝传说》的历史沿革:梁祝墓尖顶在农业学大寨期间被平为稻场,后改为菜地。春秋山学堂,西汉时是蜀郡太守、官办教育创始人文翁读书处,后来为梁祝读书处,北宋时为大画家李公麟读书处。泉水堰祝家庄月牙塘中的梁祝墓,村民们说是衣冠冢,修在门口是便于祭祀,修在水中是掩人耳目。主要价值与影响:1、祝英台女扮男装要求读书反映了她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同时也是对男权社会的冲击;2、英台死嫁山伯,表现了英台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的绝裂,对门阀观念的反抗;3、山伯与英台以各自的死,表明了他们俩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执着追求和对坚贞爱情的崇高礼赞。4、梁祝死后双双化蝶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一代代的后人反复效仿和使用。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