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客家龙舞
客家人最早因为战乱、天灾等原因从我国中原迁居沿海一带。沿海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客家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传说因此客家人与东海龙王交往甚密。为感谢东海龙王适时下雨,客家人每年夏季皆以舞水龙庆祝丰年,相沿成习。
后来因为四川连年战乱、饥荒、瘟疫,几乎成为无人之地,沿海客家人气较旺,政府强迫大批移填四川。而传说前期来洛带的客家移民备受干旱煎熬,他们在盼雨望水的苦熬中,历尽沧桑。后来得知洛带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蜀太子刘阿斗游玩八角井时,不慎将手中玉带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监淘井捞带,不料一淘井便风雨大作,一停止便风平浪静,再一淘又风雨大作,无法将玉带捞起,从此得名洛带。又得知八角井为东海的海眼,其水甘甜,取之不尽。受此启发,客家人便自发的将老祖宗的舞水龙配合以淘井祈雨,即得雨水,龙王又不发怒,甚是灵验。之后即使不再天旱,每年端午节洛带客家人均以舞水龙感谢上苍风调雨顺,(元宵节则舞彩龙、火龙),并庆祝丰年。舞火龙随着水龙一起成为洛带客家独特的文化习俗。
洛带的客家龙舞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刘氏家族人。刘氏家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300余年之久,刘家吉庆节日在古镇舞龙,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舞龙者皆-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上下腾挪;观赏者用烟花喷龙,前后追堵。烟花是财运的象征,烧得越红,则吉财越旺。因此,舞者和观者攻防进退,煞是刺激,刘家龙也成为客家文化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项活动。
客家人舞龙渊源有达千年之久,同时将洛带的客家文化和三国文化联系得更为紧密,也体现出当时洛带这个地区舞龙的重要性。这对客家人于中原龙文化的传承、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信息来源: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