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武侯区
四川相书

四川相书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相书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相书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它的表演方式很特别,由一名演员在高约五尺,宽约二尺五的布帐里,凭着一张口,借助于简单的道具,描绘环境、陈述故事,表现人物的活动。观众看不到演员的动作,而是通过听觉和联想,进入演员所创造的艺术境界里去。

中学课本里的“口技”那篇古文:“京中有善口技者,施八尺屏障……”是清人林嗣环在《秋声诗自序》中所写的一个口技艺人表演失火的场景,这就是相书的前身。相书在明清时代已经很盛行,约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上海等地传入四川,经过几代艺人的创造和拓展,改编和创作出了更多富有乐趣的节目,加之方言俗语的恰当运用,四川相书独具一格,成为散发着巴山蜀水乡土气息的特有产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

相书于1961年由肖斧、罗俊林、曾小昆组成上京汇报演出队,两次进中南海向中央-做汇报演出,收到中央-的肯定与鼓励。

由于众相书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四川相书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相书大师曾炳昆的贡献最为突出。四川相书在解放前流行于成都和重庆两地,现仅存于四川成都,并且仅有一人能表演这种艺术。

据《成都通览》记载由盲艺人李相成传弟子邹明德、曾炳昆一代一代传下来(详见传承谱)。四川之有相书据艺人们讲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上海、江苏、浙江一代传入四川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四川相书解放前流行于成都、重庆,解放后流行于成都,现仅存于成都市武侯区。1966年以前的曲艺演出团体中也只有成都市西城区曲艺队和成都市曲艺队能表演四川相书。

相书由口技发展而来,又名隔壁戏。口技到明末已相当成熟,表演者模仿飞禽走兽和市井叫卖声,用以表现社会生活。其艺术精湛,故事情节和相书已经很接近。

相书的节目内容主要是反映底层老百姓生活当中的一些事情。如《贺瑶》、《我鸡作对》、《姑娘莫命》等,又如《开磨坊》又名《老陕据磨》中艺人巧妙地使用木盆、木瓢、铜铃等简单道具表现出马嘶声、磨石声、戏曲声,而且是多音齐发的复杂场景。再如《我鸡作对》这一节目中把母鸡飞扑和生活中母鸡下蛋的声音表现得惟妙惟肖。四川相书传统段子思想内容丰富,其中有揭露讽刺旧社会累累罪行的,有嘲笑剥削阶级愚昧拙劣的,有歌颂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也有意趣横生,使人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

四川相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它幽默、讽刺的喜剧风格,它的喜剧效果常用谐音、吟诗、作对、打油诗等手法,制造出喜剧效果。四川相书以说人物和故事为主,口技服务于人物和故事,这是其区别于其他地区口技的重要特点。相书由一个演员在舞台上一次性完成的声音艺术。它有别于广播剧,而是一个演员在布帐里模仿男女老少各种声音、动物声音,还有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都是一个演员一次性去完成。一人一台戏,一个人完成多种角色。神秘布帐中的千变万化离不开演员扎实的口技功底。

相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巴蜀文化的宝贵遗产。节目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民风民俗。相书既可在舞台上表演也能深入到基层的车间、农村院落去为广大人民服务,当年在北京汇报演出陈毅曾指出“便于上山下乡”。相书这种艺术形式能起到文艺尖兵和文艺轻骑兵的作用,这就是一人一台戏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更受到广大观众喜爱。

信息来源: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推荐武侯区更多民俗文化
武侯区导航

下一篇:四川车灯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