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特色文化
隐逸文化
一千六百年前,陶渊明以其诗人式的优雅与空灵,写下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从此“桃花源”便成为国人心中与世无争、超然世外的精神家园。地处秦巴腹地的竹山,因为历史上曾置设武陵县、南山有村名桃源等诸多因素,竟与人人神往的“桃花源”沾上边儿。近年来,央视来作过“探索发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来探过源,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刊发信息数以万计,各路徒步探访者更是络绎不绝,大有一路走红之势。
2006,北京、武汉等地20余名专家实地考察后,均认为竹山县官渡镇武陵峡谷内风景与《桃花源记》十分相近,无论从自然生态还是从历史文化上讲,这里都神似桃花源原型。
原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长期致力于民俗历史文化研究,关于竹山武陵峡是桃花源原型,他提出如下依据:其一:《桃花源记》所叙晋太元年间,中国版图上叫“武陵县”的只有竹山;其二:《桃花源记》里说,武陵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把这事告诉了郡太守,太守便派人寻找。后来南阳刘子骥听说此事,也欣然前往。二人均未果。古时信息不畅,分析起来,这个郡肯定与南阳很近,所以南阳刘子骥才会听说此事,而与南阳相邻的郡只有上庸郡;其三:桃花源人是避秦乱而躲到山里去的,而秦乱就是发生在汉中郡与南阳一带,这里是古战场,因此附近老百姓会就近躲进隐蔽的大山中;其四:这里的自然景观,更符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很不易于寻找,连世世代代生活在附近的当地老百姓都很少进去。
2011年8月,县委书记佘立柱徒步穿越武陵峡后,惊喜地说,武陵峡是大自然给竹山人民留下的一份宝贵资源。的确,从秀美幽深的长峡风光到神奇空灵的隐逸文化,“竹山桃花源”以其独特的资源和巨大的文化潜质,给竹山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从文化内涵上看,武陵隐逸文化的特质是人类对自由、飘逸、神奇、空灵的精神追求。《桃花源记》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在这个短短的故事中,有桃源美景,有幽深峡谷,有阡陌村落,有探幽觅奇,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在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乐土。人们对完美精神世界的向往,甚至会超越物质世界而成为终极追求。这就是许多如陶渊明这样的古代高人隐士,放弃世俗的繁华遁入山野、终老林泉的原因。“桃花源”应是研究、揭密中国隐逸文化的重要范本与符号,桃源、武陵亦成古往今来文学、诗词创作的重要元素。
从社会意义上看,武陵隐逸文化倡导的是和谐、安宁、友善、祥和的大同世界。“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充满着人间大爱,平等,和睦,超然物外,这既是古代仁人圣贤毕生追求的大同社会,更是当下建设和谐文明社会的理想版本。在现代社会中宣传、传播“桃花源”的人文精神,让每一个竹山人知道自己就生活在“人间桃花源”,能够潜移默化、净化人心,形成人人向善的社会风尚,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意义。值得一提的,从秦汉至唐,竹山一度被称着“安城”、“齐安”、“新安”、“富安”等,不知是否与“桃花源”有着某些内在联系。
从旅游价值上看,武陵峡与桃花源展现给世人的是优美、原生、古朴、悠远的人间佳境。溪流潺潺,古木葱茏,峡谷幽深,村落隐现。每一位身临其境者都惊叹:这里山水太美了,这里与陶渊明描述得几乎神似。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全国各地自发进峡的“驴友”就多达数千人。优美的山水,再加上神秘的文化,使武陵峡、桃花源在国人中具有不可抗拒的0力。把竹山的旅游定位为“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两大版块,是恰当精准、相得宜彰的。当然,与湖南的常德、张家界相比,这里的旅游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包装景区、完善设施、加强推介,更需要“南庸”、“北庸”联起手来,把南北两大“桃花源”的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共赢发展。
女娲文化
女娲补天是流传千古的故事,关于补天圣地的具体方位,明朝的徐道的《神仙全传》和清朝的《康熙字典》明确记载是湖北的竹山县女娲山。《康熙字典》在“娲”字条目下:“《说文》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又女娲始制笙簧。《礼·明堂位》女娲之笙簧。《史记·五帝纪》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神仙全传》则生动记录了女娲在竹山的活动及炼石补天的经过。
近年来,竹山县围绕女娲文化品牌培育,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开发山水人文资源,打造“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富有魅力的生态文化大县”;放大文化效应,弘扬女娲文化,传承女娲精神,给力跨越发展,致力打造“十星高地·秦巴强县”。
信息来源:竹山政府网 作者:李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