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戏
对对戏,长期以来一直流行在金锁乡的玉华村。玉华的对对戏起于何时,无从考究。据已去世的对对戏著名民间艺人胡登贤和屈庚平在世年令推算,一八八O年左右和一九一O年以后,都是对对戏演出的昌盛时期,起源时间应在这以前。
所谓对对戏,是指一出戏演出时的出场人物一般是两个人,最多不超过四人而言。演出戏目全是比较短小的折子戏,内容以生活性戏剧为主。
玉华对对戏的演出班社为自发的民间业余演出组织。这个演出组织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常兴演出剧目,有《张连卖布》、《二姐娃害病》、《二姐娃做梦》、《孟姜女》、《刘郎玩花灯》、《花亭会》、《回窑》等。
对对戏的音乐、唱腔,和在铜川普遍流行的一种曲艺坐唱形式——曲子完全相同,常用曲调有岗调、西京、采花、慢五更、紧五更、银纽丝、老龙哭海、背宫等。演出活动多在台上进行。有时,也依据环境条件在场子进行演出。在场子演出的,又称为秧歌戏。在场子演出时,还可独立加入一些民歌小调的演唱,如《秃子尿床》、《织手巾》等。
演出服装均用的是民间“社火”箱,有头盔、袄和裙子三种,只是男女有别罢了。有时也向村人借一些农家时装来代替,其化装也同于“社火”中秧歌的简单化装。
对对戏的演出角色一般分为四类:即须生、小生、花旦和小丑,另有黑生和内角(泛指各类旦角而主要指青衣)。所用伴奏乐器和现时一样,分“文场”和“武场”。“文场”有二弦子、板胡和三弦;“武场”有干鼓、暴鼓、摇板(即现时所称的“牙子”或“拍板”)、底锣、勾锣、大镲、小镲、摔摔(即碰铃,又叫星星)、梆子、四页瓦、构子木捶捶(中间系空心,类似于长木鱼)。
玉华对对戏班社,主要在年节或庙会演出,除在本村及邻村演出外,还在北至宜君、黄陵,南至铜川的何家坊一带,由各村及社家邀请而外出进行频繁的演出活动。
对对戏昌盛时期,享有盛名的艺人有屈庚平、胡登贤。另有唱黑生的尚德,唱须生的杨保,唱花旦的张拴楼,唱内角的傅宁楼等。唱黑生的尚德也是二弦子演奏的名艺人。后来,随着这些艺人的相继去世,到建国前夕,对对戏因后继无人乃告停演。今天,对对戏已经三十多年没有演出了,但玉华村的群众对当时对对戏的演出盛况至今犹津津乐道,引为骄傲。可见对对戏在当地影响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