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渔民号子
荣成是渔业大市,有着几千年的渔业生产历史。勤劳勇敢的广大渔民在长期与大海、大风、大浪的抗争中,在繁重的生产实践里,不断创造出了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渔民号子。它作为渔民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古老歌谣和精神号令,在荣成沿海区域广泛流传。渔民号子既有鼓舞情绪、调节精神的作用,又有指挥生产、协调动作、统一行动的功能。
随着时代不同,渔民号子不断发展和变化,由最初简单的音节、无调子的形式,逐步演变为有调式和唱词,且内容丰富的渔民号子。特别是在50—70年代,渔民号子最为兴盛,其音乐性、节奏性、实用性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形成了气势雄浑、喊唱交替的荣成渔民号子,并在渔民们的新老交替中一代代流传下来。
荣成渔民号子,共分三大类型。
第一类:拼命号子(也称生死号子)。用于海上遇到风暴、顶风逆流或者在遇险救急的情况下使用。第二类:自由号子(也称一般号子)。用于拉大船、蹬船、拉网时使用。第三类:抒情号子(也称欢乐号子)。多用于渔船收港的时候,其旋律优美,流畅欢快,带有明显的歌唱的风格和浪漫色彩。
荣成渔民号子突出的特点:一是协调生产、鼓舞情绪的实用性;二是形式内容的丰富性;三是喊唱交替、即兴发挥的灵活性;四是用于劳动生产的广泛性。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马力渔船取代了简陋的木帆船,先进的机械化作业代替了原始的人工捕捞生产,海上作业的人们已不再需要用渔民号子来协调操作,渔民号子逐渐退出渔业生产的历史舞台。而今会喊唱渔民号子的渔民已大多是70岁左右的老者,年轻人几乎不会喊唱,因而,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正在逐渐消亡。
信息来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