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武术
峨眉武术发祥于四川峨眉山,得名于四川峨眉山,发展至今,有近三千余年的历史,门派众多,拳种成百上千,武功博大精深,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已成为四川武术的代名词,也是整个西南地区武术的总称。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二字最早就见诸于公元前七百多年的西周时代,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上山隐逸。据有关史料研究发现,峨眉山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在三十六洞天中,位列第七,被道教推崇为第七洞天。史载轩辕黄帝“问道于峨眉山”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魏志·释老记》载:“道家之源,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大禹闻长生之诀,尹喜受道德之旨”。至今在峨眉山的“纯阳殿”早期就是道观“吕仙行祠”,现殿内保存的原有石碑文字,《峨眉县志》(199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记载:峨眉山道士,自晋代起,不居石洞,建观修住;唐代以后,很少炼丹服药,注重自身修持;宋代以后,有的道士由养生炼气而炼成内功;明代达到高峰,少数道士,内功高超,与拳技相结合,演变成峨眉派武术。道教的“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峨眉武术,习练峨眉武术的道士们,无不尊崇这些教育。其“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观念,对峨眉武术有很大影响和促进。道家擅于导引术,即养生术,讲究炼丹、吐纳、服食,通过“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炼法门,达到“意”、“气”、“神”三合的境界,实现“天人合一”。这些道家内功的基础,后来发展称之为“气功”,逐渐融合在技击之中,成为武术内功。
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核心思想成为对僧道们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习武之僧人、道士,更以其作为“武德”来约束其行为,成为了峨眉武术品德与戒律。峨眉山的儒家,主要以楚狂陆通为代表。陆通字接舆,春秋时期楚国人,与孔子同时。据晋代·黄甫谧写的《高士传》记载:“接舆避楚王聘,夫妻入蜀,隐于峨眉,不知所终”。他结过茅庐的地方称为“歌凤台”,其遗迹现在神水阁旁。相传东汉蒲公施舍自己的私宅为佛教寺宇,并在山上首建寺庙二座,一座名叫普光殿,后扩建为光相寺,到了明改称永明华藏寺;另一座叫初殿,至今仍在骆峰岭上。据史书记载,魏晋时,佛教传入峨眉山,改观为寺,成为释家的普贤道场。相传南北朝时,西域宝掌和尚来峨眉山传教,曾结庐在天池峰下,其遗址现为千佛禅院(即洪椿坪)。唐宋以后,佛教兴旺,寺庙增多,规模扩大。明清鼎盛,全山上下大小寺庙最多时达170余座,峰峰有寺、岗岗有庵。讲究“性空”、“有为法“、“无为法”、“心性清净”的佛教思想文化是峨眉武术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僧人们习练的峨眉武术,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 方式,都体现“禅武一体”的特征。
峨眉武术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他包容了释、儒、道多种文化的内涵,峨眉武术的起源和发展与峨眉山佛教和道教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据《峨眉山志》记载,峨眉山建佛寺始于魏晋,其中以魏晋僧肇所建的黑水寺为最早。到了唐宋时期,道教发展昌盛。僧人和道人在参禅- 、念经拜佛之余,也经常习练拳脚、弄枪使棒,一则为强身健体,二则也为保寺护院。在练拳使棒中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各创新路,因此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峨眉武术。峨眉武术兼有佛家和道家之长,既吸收了道家的动功,又吸收了佛教禅修的静功,故而创造出一套动静结合的练功方法,这种方法与各种拳术、器械、散打及气功结合在一起,之后又随着一些身怀绝技的武术异人到峨眉山修行、云游,将各自的武功与峨眉武术的特点溶为一体,取长补短、融合创新,构成了庞大的峨眉派武术体系。
据史料记载,峨眉武术源于殷商,成于南宋,盛于明清,弘于现代。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司徒玄空的武士为峨眉武术第一人。他创编了一套“峨眉通臂拳”,学徒甚多,因其常着白衣而被尊为“白猿祖师”。《中国武术史》(习云太著,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记作:“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四川武术大全》(1989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记为:“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2001年出版的《乐山志》载为“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编峨眉通臂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峨眉县志》(199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又载:“战国时期,白猿公司徒玄空(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洞灵子)创峨眉通臂拳,猿公剑法传世”。而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中记载: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过招,“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
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先后传入峨眉山。道士们通过长期- ,形成了独特的道家气功- ,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后佛门僧人将禅定之法与道家气功和民间狩猎技艺融为一体,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峨眉山僧门武术。据明人·方汝浩辑《禅真逸史》载:北朝东魏孝静帝年间(534-549年),被封“镇南将军”的武将林时茂(491-618年)晚年就到峨眉山中峰寺出家为僧修住,法名太空,号淡然,以号行,其武功精湛,留下了“斩虎救妇”的美谈。
南宋末年,峨眉山僧人白云禅师吸取佛、道两家及民间有关养生方面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出练功、丹药、导引按蹻等整套独特的方法,创立峨眉养生学派(有称为峨眉丹道医药养生学派或峨眉临济气功);其功夫既可养生保健,又可武功制敌,属于所谓“密部法门”,只是注意师徒相承、口传心授,主要有峨眉十二庄、峨眉天罡指穴法、三乘- (周天搬运法、归一清静法)、六大专修功(虎步功、重捶功、缩地功、悬囊功、指穴功、涅槃功)、玄门大小丹药、纽丝拳等;此门- 讲求由道入释,佛道合一,在道家为茅山上清派,在佛家属佛门五大宗派之一禅宗临济一脉,其影响非常深远。南宋时期,峨眉山还有个德源长老,因其武功高强而须毛纯白,人称“白眉道人”,故称其拳术为“白眉拳”,内容有大十字、小十字、三门八卦、九步推、十八摩桥功、猛虎出林等。德源长老还传下白眉棍,其棍术古拙朴实,注重实用,并集僧道武技之精华,结合自身经验,编撰成了《峨眉拳术》一书,是目前找到的有关峨眉武术的最早文字资料,峨眉武术开始自成体系。
明清时代,峨眉武术进入鼎盛发展时期。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在《荆川先生文集》卷二中载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歌颂峨眉真功:“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罕有。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是日茅堂秋气髙,霜薄风微静枯柳。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砂走。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舑舕含沙鬼戏人,髬髰磨牙贙捕兽。形人自诧我无形,或将跟絓示之肘。险中呈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汉京寻橦未趫捷,海国眩人空抖擞。翻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犹言技痒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兴阑顾影却自惜,肯使天机俱泄漏?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全歌三十行,每行七言,记叙了峨眉拳从起式到收式表演全过程中的劲力、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侧面,是现今找到的比较全面颂扬峨眉武术的唯一专题诗篇。明代兵书《武备志》记载:“- 如,字冲斗,四川新都县人,曾在峨眉山普恩禅师门下学得峨眉枪法”。明代著名军事家程冲斗撰写的《耕余剩记》中就记述了“峨眉枪法”、“白眉棍法”等技艺。清代峨眉派传人吴殳著的《手臂录》和《无隐录》都有“峨眉枪法”、“评- 如峨眉枪法”、“峨眉枪法原序”、“峨眉枪擒纵录附卷”等的专论,内写:“西蜀峨嵋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空室,练习二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并驾。……我有十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备,破诸武艺,……命之曰峨眉枪法”,“峨眉僻在西南,从学者鲜,……余深惜之,故作此录”。枪法中有治心、治身、宜动、宜静、攻守、审势、形势、戒谨、倒手、扎法、破诸器、身手法、总要等篇章,丰富了峨眉武术的理论。之后,峨眉武术不断发展,其拳种浩繁、流派甚多、高手辈出,成为了中国武术的重要一支。
据1983年四川省武术遗产挖掘整理组历时五年,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老拳师,挖掘整理出了68个(包括一个其它拳种单套路)拳种和门派,搜集了1093个徒手套路,518个器械套路,41个对练套路,276个练功方法和14个技击项目。
清初峨眉山白龙洞的湛然法师著的《峨眉拳谱》中写道:“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充分说明,当时峨眉武术内容极为丰富。据老一辈峨眉武术家理解和介绍,“叶”主要是指技击风格,“八叶”指峨眉武术八大主要门派,即僧、岳、赵、杜、洪、字、化、会;“花”主要是指从流行的地区类别,“五花”指从流行区域区分拳派,即黄陵派、点易派、青城派、铁佛派、青牛派。
峨眉武术除“五花八叶”分类外,行家们还有其它不同观点:一是认为今日之峨眉拳属四川南拳;二是峨眉武术应为“五龙、七技、八叶、二十四门”;三是应按技法内容、运动形式、技击特点和作用分为:峨眉高桩拳、峨眉矮桩拳、峨眉客架拳(又称峨眉少林)、峨眉法象拳(又称象形拳)、峨眉派兵杖(运动器械)、峨眉扣手法(即对练)、峨眉散手法(即- 打法)和峨眉练- 等八类。
此外,还有清代已成形的青龙拳、盘龙拳、乌龙拳、火龙拳和龙形拳等五个峨眉武术龙形拳种,以及已经整理出的黑虎拳、白虎拳、虎爪拳、虎啸拳、弦虎拳等峨眉武术五虎拳。除此,唐末宋初的峨眉山绿鸭道人,根据鸭子在水中的动作,创编了十二套鸭形拳,分上中下三类;明嘉靖年间峨眉山碧云、静云二道长创的“八卦拳(八盘掌)”;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峨眉山大坪寺僧创编“浪子燕青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山增摹仿青龙白鹤之势,创编“六乘拳”;清末,仙峰寺太空法师及徒神灯长老和紫芝洞清虚道长,合创“峨眉子午门武术”,因其太空法师修练在每天的子、午二时得名,除子午拳外,还有子午枪、子午刀、子午剑、子午棍等器械。峨眉剑仙派,简称峨眉剑派内功,又称峨眉二十四门泫门功夫,又是峨眉武术的一支,其代表人物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的慧云真人(原名何恩久),该派功夫以道佛修生妙术为基础,集气功、拳术、器械、药物四位一体,功武结合,有“练功既练拳,练拳必带功”之说;还有自然门,该门武术以“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为其特点,因习练时“不讲着、不着相、以气为归、不失自然之本旨”,并无固定套路,而故名。有记载为峨眉武术怪杰徐矮师(徐侠客、徐始祖)首传“南北大侠”杜心五等,杜再传万籁声等。据传徐晚年归隐于峨眉山。
峨眉武术还有剑、枪、刀、戟、斧、钺、钩、叉、鞕、鐧、錘、抓、镋、棍、槊、棒、拐、流星等“十八般兵器”。峨眉器械除“十八般”外,还流传有:“峨眉刺、夜行刀、三节棍、虎头钩、月牙铲、流星锤、钩镰枪、哨子枪、峨眉短棍、乾坤圈、三板斧、铁尺、 、櫈、鈀”等奇兵异器。在众多器械中,峨眉剑术最早遐迩闻名,源远流长,民间有“峨眉剑客”之称。峨眉枪、峨眉棍也久负盛名。峨眉武术之刀术也较多,时有四川出“神刀”之说。
峨眉武术门派、拳种很多,其内容丰富,风格特点各异,但归结起来主要还是以“内外兼修、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为特点。正如,周潜川编撰《气功疗法峨眉十二庄释密》之天地庄合诀:“象天则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如如不动,是真阴阳,宝斯不动,发用乃常。唯气与脉,不动动生,意动神到,开合降升。降则嘿嘿,升则嘶嘶,开合一如,结丹在兹。静如秋月,动若飙风,彬彬克敌,分寸之中。轻若鸿毛,重逾泰山,用中无形,体用一焉。大哉天地,十二庄首,默识心通,贵在勤苦”。表达的也是主张内外兼修的原则,讲究以静制动的姿态,注重以柔克刚的运用;- 要求做到“神与气合”、“神与脉合”、“神与庄合”的外炼内修境界。
峨眉武术中“刚与柔、快与慢、动与静、虚与实、高与低、轻与重”的对立与统一,是其拳艺的具体风格标志。
“刚与柔”在峨眉武术中尤为重要,练拳必须刚健有力,柔中寓刚,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刚指肌肉收放速度的外露,拳风的外象,要力达“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砂走”;柔指全身各主要关节活动面最大幅度的伸转或多轴运动,正如“百折连腰尽无骨”。刚与柔的相互变化与合理的使用,是演练好峨眉武术的一大劲力法则。
“快与慢”是峨眉武术中运动节奏的具体表现,快与慢要相互依托,互为其根,有慢才有快,有快才有慢。多数峨眉拳讲究“慢拉架子快打拳”。慢时如木偶的轻柔细缓,快时如“去来星女掷灵梭,一撒通身皆是手”。这种以快打慢、以快制快、慢中待发、快慢相兼的技击原则,正是峨眉武术运动风格之表现。
“动与静”是“以静为动为奇”,“默然而处,亦动也”,故有“动极而求静,静极而生动,动中求静,静中有动”,讲究“动静无始”,这为峨眉武术的内在原理之一。动是人体科学地运动,这是峨眉武术的基本动态,在外表现在技击的踢、打、劈、摔、拿、刺、抢、砸等多种技法和身躯的拧转旋叠、吞吐浮沉、俯仰屈伸以及步法的腾挪闪展、进退变换;在内表现在气血的流畅、精神的聚敛、神思的敏捷、判断的准确、反应的及时。静是法之成势,即运动的准备与结束的姿态,是蓄劲待发、伺机攻击或防护的特殊形态,这类静定形态,带有强烈的攻防搏击意识,形成丰富多姿、优美自然的技艺造型,正如“跳上蒲团如木偶”。
“虚与实”是峨眉武术善用的一大风格。四川人体质轻灵,本力不如北方人雄厚,在实战时,常采用“避实击虚”,以巧制胜。攻击时要开之以虚,诱敌深入,伺机- ;防守时要合之以实,使敌无暇可击。峨眉武术讲究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变化无端,令人莫测。拳谱云:“实打实,讲蛮劲;虚打虚,空稀稀;实打虚,伤骨筋;虚打实,省气力”。因此,练拳较技,必明虚实,拳技方能更精进。
“高与低”是指动作结构上的变化要有高有低之变化。峨眉武术中有高桩与矮桩之分,有满手与短手之别,身段有挺展与含缩之异。拳谱云:“高打矮,长手宰;矮打高,往下掏;不高不矮拳脚招”。又云“来得高,用手挑;来得矮,用手宰;不高不矮用手排”。峨眉武术演练风格上多有高低起伏、扭旋折叠、俯仰伸屈等变化。因此有“龙行虎步,鸡身猴形、五拳七掌、鹏尽凤腾”之说。
“轻与重”在峨眉武术中是以形喻势的又一风格体现。“强打似睛蜒点水”样的轻灵巧打,“弱打似猛虎扑食”样的沉重勇猛。击拳以气摧力,快而有力;发腿似野马飞蹄;掌指点穴似离弦之箭;疾步似燕子穿云;势沉如高山巨鼎;窜蹦似猿猴攀技;静沉似龙盘虎踞。故峨眉武术一招一势重如铁,一法一式轻如叶。轻为突出重,重为轻之根,轻重缓急,使演练的拳法更趋技艺之炉火纯青。
峨眉山市是全国武术之乡,峨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峨眉武术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发展。从2005年开始大量收集、整理峨眉武术资料,并逐级将峨眉武术申报为峨眉山市级、乐山市级、四川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