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丽水市 > 莲都
丽水鼓词

丽水鼓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丽水鼓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丽水鼓词,又称“连都鼓词”,起源无考,是在浙江西南部丽水市及其管辖各县流布,以丽水方言说唱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

丽水鼓词的说唱形式通常由一人自击鼓板,说唱表演,伴奏乐器为“堂鼓”和“切”。演唱时,演唱者采用坐姿,左手握“切”击板,右手持签敲鼓点眼。在演唱正本鼓词之前,演唱者往往在用鼓点静场后,先唱一段“汤头”,多为祝福、吉利、警世等内容的短篇。

丽水鼓词用丽水方言演唱,起源无考,但最迟在清代嘉道年间已极盛行。据清道光二十六年版《丽水县志》载:丽水县教谕屠本仁(1805~1826年在丽水县任职),尝与处州知府雷学海吟诗唱和上元灯社及祠祀顺懿夫人(陈十四夫人)等风俗盛事,其中有“作诗歌唱付瞽蒙,神人和洽春融融”、“蕃厘祠宇香烟笼、传芭赞唱盲志公”等句。又在清同治三年《云和县志·风俗篇》中,载有该县名士柳翔凤所撰《迎神琐记》一文,其中有云:“丽邑西乡有唱《夫人词》者矣,叙述异事,俚俗皆知”。足见当时丽水城乡,以“唱夫人”为主要内容的鼓词演唱活动,已甚为普遍。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丽水县鼓词艺人已有自己的行会组织—“鼓词行”(人称“夫人行”),民间在求福迎祥、祛病除邪时,演唱“夫人词”已成为风尚。民国十五年(1926年),丽水鼓词行业会整饬改组并修订行规,规定每年七月初七,在行艺人须在“夫人庙”会师。

新中国成立之后,丽水鼓词一度得以良好发展。解放初期,丽水县有鼓词艺人70多人,文化部门曾多次组织学习和培训,先后创作了《三世仇》《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众多曲目,配合各种运动进行宣传演唱。1950年,鼓词唱的是打倒反动派、镇压反革命;1951年,鼓词高唱“抗美援朝”;1953年,随处可闻的是破除迷信、宣传婚姻法……而在平时,大多演唱的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珍珠塔》《牡丹亭》等传统鼓词曲目和《碧湖景致》《九龙鞭》等地方曲目。文革十年,文化被禁锢,丽水鼓词也未能幸免,艺人改行或失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少数艺人重操旧业,以演唱《夫人词》谋生。

由于丽水各地方音有异,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流派,分布地区不同,也使丽水鼓词在各县市各有特色,并冠以当地地名,是为丽水鼓词之支流。

丽水鼓词有很高的思想性、文学性以及艺术性对水的民俗、亲教、地域以及传统文化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推荐莲都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鼓也感兴趣:
莲都导航

下一篇:永康鼓词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