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连云港山民习俗

连云港山民习俗

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云港山民习俗为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民习俗,连云港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俗类项目。

连云港市是一座依山傍海的海滨城市。山高林密,云嶂雾绕,荫谷叠翠,资源丰富,为山区居民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同时也造就了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山民以独特的民风习俗。由于广大山民居住分散,多见树叶少见人。因此,既依附于山,索取于山,又奉献于山,崇拜于山。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与周围相邻的盐民、渔民的风俗与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与不同,这就是该项目所指的连云港市的山民习俗。连云港市的山民习俗很有特色:在衣食住行上,山民的衣服习俗是干活男子多穿深色无浅色,布料常采用白布取植物对其染色。饮食多取之于山,或由山货售钱购入,或以货易货,或自己种植,或探集加工。由于购买不便,多存咸鱼威肉咸蛋;如有客至,家中有缺,互相借用。住宅多为顺山向,或东南向或西南向,一般由风水先生确定,穷人住丁头屋,一般人家住三合头、四合头院子,主屋多为堂屋,此屋为五路或七路桁条的三间室两头房。连云港市山民住宅有一个特点,就是山民多比较富裕。这些富裕人家多建有全石结构的炮楼子。正室的前后门都采用带石门枕和门闩的板门,非常坚固。外出以步行为主,长途者打裹腿行走,富有者都以毛驴代步。生产生活上以家庭成员为主组织生产,一个家庭有长辈老人在世一般很少分家,往往一家人有十几口乃至几十口,吃饭用饭桶乘装。生病多请仙爹仙奶看,或自家按迷信传说施救,也有自采中草药医治。生产上除伐树、山草开镰,刨药草、揎松毛子、揎树、育山棍子等都按时节进行。还有些特殊的生产项目,如开山采石、烧窑育山棍、烧木炭等要举行祭祀活动,如祭山神、祭火神等。有的山民还有特殊的讲究、特殊的信仰。如有的山民信狐仙,家附近建仙堂,供仙姑老太居住,定期献贡果和敬香火。总之,山民习俗内容丰富,涵盖纷繁;有精华,也有糟粕。但它是连云港市民俗的一个重要部分。历代以口耳相传,明清《海州志》有所记载,寥寥数语,语意不详。后少见文字记载。清末民初林业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渐进,始有专著涉及及少数文章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社会制度的变化,长期形成的连云港市山民习俗不断逸出,一些体现地方特色而且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文化习俗逐渐淡出,传承人也在不断减少,形成传承危机,后继乏人。因此,申报山民习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的在于保护、继承和发扬这民俗项目。

推荐连云港市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习俗也感兴趣:
连云港市导航

下一篇:痣科中医疗法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