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毛绣
毛绣,又称毛植,蒙古语为“苏日哈塔木乐”,是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察哈尔毛绣作为其重要分支,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周边、北京市、蒙古国等地,2021年5月,察哈尔毛绣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察哈尔毛绣作品主要以动物皮毛上的锋毛(退绒)为原材料,通过设计、选毛、鞣毛、浆毛、勾绒、剪毛、栽活、配景等一系列制作流程,在纱网上栽植出各种动物图案形状,供人们观赏或制作成生活用品。
前期设计中的分画稿制作与心稿制作对艺人要求极高,艺人需要反复观察动物、临摹画稿,直到无需画稿,对所制动物了然于胸方可开始制作。绣法可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工艺复杂,需要艺人心想手到,这样制作的动物才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在制作材料选取上,察哈尔毛绣利用五畜皮毛等草原上取之不尽的原生材料来复制草原动物,有着生命再造之意,反映出马背民族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