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黄石市
>
阳新县民俗文化
阳新县民俗文化介绍
阳新苏区红色故事
“阳新苏区红色故事”主要流传于阳新地区,以龙港镇为中心向外辐射,在阳新的三溪镇、木港镇、王英镇等地也广泛流传。“阳新苏区红色故事”史料记载最早见于《阳新县志》,主要由民间口头流传,经过近百年的丰富和发…
富池三月三庙会
富池“三月三”庙会是以吴王庙(当地群众尊称吴甘宁为吴王)、甘宁公园内传统祭祀活动为主,展开一系列有着传统民俗成分的祭神祈福民俗活动。历史久远、流传至今的“富池三月三庙会”,是承载着楚地鄂东南区域祭祀习…
太子豆腐制作技艺
太子豆腐是阳新县太子镇用太子山泉水,历经千年传承的手工艺制作的食品,其制作技艺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太子豆腐已注册了“太子庙”牌商标,其系列产品有豆腐、白干、黑干、香干、臭干、熏干、麻辣干、豆皮、豆…
枫林车灯
枫林车灯是阳新地方特色鲜明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传于枫林、木港、富池等地,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枫林车灯与单纯的走马灯、花鼓灯不同,其表演队伍共由13人组成。既有花灯、竹马又有彩车。能够表演更加…
太子接大王
阳新太子镇的大型民俗活动“接大王”,是鄂东南地区场面规模宏大、融合“谷文化”、“俗神祭祀”等多种传统文化成分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活动源流久远,接代相传,风貌古朴,传统文化信息含量大。与普通氏族祭祀活动…
阳新婚俗“打喜”
“打喜”是阳新婚庆习俗中的瑰丽华章,它是当地具有传统意义的“闹新房”的经典模式。它以活动舞台剧的形式,以幽默滑稽、风趣诙谐的风格,以寓教于乐、精彩纷呈的台词,把得到热烈的祝贺,又使他们和与会的村民在欢…
阳新 “打水陆”
佛教寺院中,最隆重、世代相传的法会,就是“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俗称“打水陆”。水陆法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法界”,是指众生与佛本性平等,通称为“法届”;“圣凡”,是指四圣…
望夫石传说
阳新富河下游,有两块形状相同的石头,人们都叫它“望夫石”,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富河岸边有一个秀才,叫赵忠。他的妻子叫金莲,俩人十分恩爱。这一年,赵忠进京赶考,金莲送了一程又一程,舍不得分开。送…
金鸡坜传说
阳新白沙镇的七峰山下有坐山叫金鸡坜,对面是白阆山下的牛头坜,两山对峙,遥遥相对,在牛头坜的“牛鼻梁”上有座古墓,在当地流传至今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石姓始迁祖名祥三,落业火烧场(今新星村),为人敦厚,…
木港打花棍
木港打花棍是一种具有体育竞技特色的民间原始舞蹈。主要流传于木港、枫林、排市一带。其道具是两根五尺余长、坚韧、击声清脆的鸣啼竹。粗度适于青少年手握,最尾一节可开槽并栓入几个铜钱挂上红缨。表演的基本形式是…
三溪斧头制作工艺
三溪斧头是当地手工业产品知名品牌,是原咸宁地区计划产品,获湖北省轻工局优秀产品奖。解放前老三溪老街打铁业就远近闻名,技艺高超,有伍修登等老师父。1954年,在三溪街成立了铁业社,1958年吸纳江西周宽…
抛彩球
抛彩球是地花鼓中的一个舞种,以道具彩球系竹杆,被抛打歌舞而得名。原常见于春节间伴狮子灯等一道出窠玩耍;由一花旦角色握杆抛球,饰演观世音,她是舞蹈核心人物,另一丑角则扮演吕洞宾,嘻逗风流、诙谐亵戏,余一…
三溪划旱船
“划旱船”是阳新县各地特别是三溪国和、宏卿一带广为流传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传说它起源于古时的三溪口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水上赛龙舟。由于从前的三溪河河水丰满,龙舟赛事亦盛,后河水渐枯,清末就以划旱船取代了。…
打字牌
打字牌主要流行于阳新县大王镇、太子镇等地,也称“摸牌子”,相传为吕洞宾所创,是一种当地群众特别喜爱的传统游戏娱乐形式,有众多的牌友牌迷。传统字牌为纸质,形状细长,共80张牌。字的颜色分为红黑二色,大写…
阳新绣花
阳新县有姑娘出嫁时穿绣花鞋、绣花衣、配绣花枕头的传统习俗,城乡女性多大备有精美的绿花荷包,内装各种彩色丝线和剪纸图案,做女工的习俗十分普遍。过去姑娘订婚后,都要准备为婆家每个人做鞋作为献礼物品,其中女…
走遍阳新县
黄石市民俗与文化
阳新县民俗文化
大冶市民俗文化
下陆区民俗文化
西塞山区民俗文化
黄石港区民俗文化
全部阳新县民俗文化
阳新县地名网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