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灌云县民俗文化
灌云县十大民俗文化
1.
淮海戏
淮海戏是江苏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及徐州市、盐城市部分县区。淮海戏的形成,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海州(今连云港市)一带流行由秧歌号子发展而来的[太平歌]和猎户所唱的[猎户腔],有邱、葛、杨(一说张)三人将其加工润色为[怡心调]和[拉魂腔],并以此来演唱……
2.
形意拳
形意拳是中国三大内家拳(形意、太极、八卦)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创,完善于元明,流行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二十世纪初,灌云大伊山人马继福在河北拜名拳师李存义为师学习形意拳,并将其带回灌云。灌云地区古属海州,现属连云港市,形意拳由河北传入灌云县至今有一百多年,已有了第五代传人。……
3.
指板琵琶制作技艺
指板琵琶制作技艺,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表现力十分丰富的弹拨乐器。它以檀木、红木等硬质木材挖制成半梨型指板,张上桐木面板形成共鸣箱,在面板上安竹制品,作为音位,张四根弦,以“义甲”弹挑发声,由弦经面板、音柱引起共鸣箱振动。其制作材料与乐……
4.
工鼓锣
工鼓锣又名淮海锣鼓,是流行于苏北大地广泛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据研究,它的原始形态和大禹治水(史载禹的父亲鲧因治水失败,被处死东海县羽山)有关,据有关专家考证,大约在清代中叶,工鼓锣形成了完整的说唱形式。清同、光年间,在苏北地区极为盛行,不仅声名显著的艺人辈出,而且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争……
5.
谢氏膏药外敷疗法
谢氏膏药外敷疗法,连云港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医药类项目。谢氏膏药外贴疗法,是以中药配制的膏药外贴体表即可治疗疾病的方法,亦是祖国传统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简、便、效、廉”的特点,深受病人治疾首选,在本县及周边县市广为流传,深得信赖。谢氏膏药外贴疗法以中医药理论“理、法、方……
6.
大伊山传说
大伊山传说,连云港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文学类项目。大伊山的由来就有多种说法。其一,这里本没有山,属浅海沼泽,人烟稀少;有一家姓戴的做豆腐卖,每天把豆腐挑到西边南岗岭上卖,南岗岭上的人家大多会用豆子换豆腐。这个姓戴的人卖完豆腐回家,在路边拾了一块石头与豆子配重挑回家,就把那块石头丢……
7.
淮北盐民习俗
淮北盐场是我国四大海盐场之一,地跨连云港市和盐城市下辖的赣榆、连云、灌云、响水、滨海、射阳六县区,延绵数百公里,滩涂面积约400万亩,生活着数十万盐民,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风俗习惯。江苏海盐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海盐的主产区之一,有“两淮盐、天下咸”之称誉。《史记·货殖列传》:“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有海……
8.
灌云剪纸
剪纸(扩展),连云港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灌云剪纸是灌云地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剪纸是以白纸或其它颜色的纸,以剪刀、刻刀,剪刻成各种装饰图案。分为剪、刻和剪刻相结合三种方法。剪纸的作品有多种用途,大多与地方传统习俗有关。如鞋花,则以白纸剪出花鸟图案,贴在鞋邦上,按图样……
9.
东海舞狮
狮舞,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舞蹈类项目。东海县舞狮是一种民间自发兴起的民俗舞蹈活动。主要表演形式有:把门、打滚、攀高、跳跃、挖球等各种动作,加上鼓手助阵有一种北方雄狮威风,自1860年即活动于东海县桃林镇一带等地。1860年太平年军经过桃林时接见太平军首领的马氏族人即为舞……
10.
灌云花船
花船舞(灌云花船),江苏省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花船又叫旱船,灌云人把花船表演称作“玩花船”。花船以竹木扎成骨架,以布幔围成船身,上有船顶,以红布条挂于演员肩上。以各种纸花进行装饰,故称“花船”。花船由2人表演,一旦一丑。旦角顶船,称作“船瓤子”。丑角一手执竹竿作篙,……
走遍灌云县
连云港市民俗与文化
赣榆区民俗文化
海州区民俗文化
连云区民俗文化
东海县民俗文化
灌南县民俗文化
灌云县民俗文化
全部灌云县民俗文化
灌云县地名网
全部灌云县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