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
>
东城区民俗文化
东城区民俗文化介绍
数来宝
数来宝,一种中国传统曲艺。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来源是流落于民间的乞丐要钱的一种手段。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
天桥摔跤
根据有关文物和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摔跤运动,至清代这一运动得到极大发展,清廷设立善扑营,摔跤称为“官跤”,达到较高水平。清朝被推翻后,威震善扑营的“官腿”头扑户瑞五爷和宛八爷(宛永顺)在天…
泥塑(北京泥人张)
说起“泥人张”,首先想到的是天津“泥人张”,其实在北京也有一支“泥人张”,他们与天津“泥人张”同宗同源。“泥人张”彩塑艺术自清道光年间形成以来,经过新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探索、实践下,使“泥人张”彩塑艺…
葡萄常料器
葡萄常料器葡萄是指常姓家族用祖传工艺制作出的以葡萄为造型的玻璃工艺品,是北京独有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之一。清光绪二十年(1894),居住在北京崇外花市地区的蒙古族后裔常在在改进其母制作泥葡萄技艺的基础上…
家具制作技艺(北京木雕小器作)
小器作,顾名思义就是制作小件木制品的作坊,后来也代指这一行业及作品。它是从建筑木雕、家具制造中分离出来的木作行业,所用工具更小,雕时多用巧劲;器物造型也追求奇巧、精美,因此又称“巧器作”。小器作的一类…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
我国传统家具以明式家具最为著名,它不仅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具有辉煌的成就,被视为传统家具的典范,而且在世界家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明式家具在清代康熙以后流传至英法等国,对欧洲18世纪的家具产生了很大影…
北京蒙镶技艺
北京蒙镶技艺,北京市东城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蒙镶是一种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起源于中国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北京蒙镶工艺是蒙藏民族金属工艺与汉族金属工艺的…
老北京蜜三刀
蜜三刀是北京传统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香味浓厚的特色。蜜是饴糖,是由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 老号祥聚公蜜三刀很有名气,是老北京…
西德顺爆肚王
京城老号西德顺爆肚王从老东安市场到朝内小街再到东四美术馆已经历了103年,百年沧桑铸就了这块金字招牌。老北京人都知道,爆肚王是西德顺老经理王金良的官称,他爆的爆肚京城一绝,是当时北京真正的“爆肚之王”…
四联美发
在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上,有一座独具匠心、设计别致的建筑,门店正面以一张女士秀美的脸庞,加之一头飘逸的长发,背景为红、白、蓝、黑四条波浪,展示人们追求美、崇尚美的境界。这就是京城著名的、被国内贸易部命…
大和恒
开业于1919年,原址在前门外西柳树井(珠市口西大街)的大和恒粮店,距今整整九十年历史。当年宣南一代许多商家和住户都吃大和恒的粮食,要是听说大和恒来狮子牌白面了(大和恒自产自磨自销的白面),一传十,十…
美味斋
美味斋饭庄源于上海,1923年开业,1956年12月在周总理“全国支援北京建设”的号召下,北京美味斋饭庄在宣武区菜市口正式开始营业,经营生炒鳝糊、五香大排、小白蹄、古老肉、叉烧肉、松树鳜鱼等,既有苏锡…
步灜斋
相传,步瀛斋鞋店始创于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由在朝任官的李姓人士所建,前店后厂,以制作布鞋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当朝官员和上流社会的达官显贵。“步瀛斋”这一字号单从字面上即可发现其创始人希望“生…
瑞珍厚
在中山公园里,有一家老古玩铺,字号叫瑞珍厚,创办于1917年。到1950年这个行业不行了。店主马佑安是一位伊斯兰教徒,以他经营学的头脑认为,公园里就缺个像样的清真馆儿,于是就把古玩铺改为清真馆儿了。请…
来今雨轩
来今雨轩历史点滴纵观中山公园的历史,来今雨轩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占有特别的一席之地,具有很高的文化象征意义。这所建筑,参与和目睹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并留下了大量的佳话。20年代,鲁迅曾经与…
走遍东城区
北京市民俗与文化
全部东城区民俗文化
东城区地名网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