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民俗文化
黔南州十大民俗文化
1.
水书习俗
“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独具一格的象形文字,也指用这种象形文字撰写而成的大量文字典籍,通过手抄配合口传心授的大量内容,被誉为水族的“百科全书”。据史料记载,“水书”最早传承于荔波,分布于荔波、三都、都匀等地。流传地处于云贵高原南部斜坡向广西丘陵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地形独特,自然资源丰……
2.
水族端节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新,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端节以亥日为主干推算过节日期,过节批次多,古代分9批,今分7批,首尾间隔约五十来天,保留着水族古代……
3.
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
鼓龙鼓虎-长衫龙苗语音为“打容打阻-阿冗”,是贵州苗岭山麓小花苗聚居区贵定县新埔乡谷撒村所独有的一种苗族芦笙舞蹈。它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据明代熊大木所著的《大宋中兴史话》记载,宋代,黑蛮龙跟随岳飞抗金立功,1为龙虎将军,后因岳飞父子风波亭遇害,他“痛哭几日1而死”。人们以鼓龙鼓虎-长衫……
4.
枫香印染技艺
枫香印染,古朴精致,被誉为“布依族不需出土的文物”,作为民间最为古老的印染工艺之一,枫香印染技艺拥有特有的氛围和格局,凝聚着布依族人们的劳动智慧,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枫香印染技艺繁琐,是纯手工工艺,有选料、制作枫香油、调制染料、描画图案和染色等工艺,一件枫香染作品……
5.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上流传在贵州省惠水、青岩、花溪、龙里、贵定等县市惠水县布依山寨的一首民间歌曲。发源于惠水县毛家苑乡。惠水县地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与贵定县、平塘县接壤;南和罗甸县为邻;西与长顺县交界;北和贵阳市、龙里县毗邻。毛家苑乡是布依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
6.
平塘苗族服饰
平塘苗族服饰极具装饰感的美学风格,苗族服饰做工精细繁洁,令人赞叹。平塘县的苗族分为黑花苗和红花苗二种系列。最具代表性的有新塘、公峨的喜雀苗,大塘上莫、掌布的摆榜苗,鼠场、油岜、甲桐、金桥的红花苗,卡罗、牙舟、谷硐的榜木苗等。新塘地区的喜雀苗,女子掺假发盘于头顶,呈圆盘形,围银泡花头帕,插银吊花和红缨……
7.
剪纸(水族剪纸)
水族剪纸主要分布在都匀市奉合、阳河、基场、王司等水族群众聚居的乡镇。是当地居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术。水族剪纸以真实的民族风貌,清新的民间情调,雅拙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身边的少数民族生活,表达了自身炽热的情感。作品多采用散点- 方法,打破时空限制,用作者心中的意念进行创作。创作前不作草图,心从手出,一气呵……
8.
平塘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牙舟陶器产于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牙舟陶器烧制现仍保持原始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以古朴淳厚著称,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陶器的玻璃釉能自然流淌,在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各种纹理(俗称“窑变”),令人叹为观止。由于现代……
9.
布依族“六月六”节
布依族“六月六”节已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各地传说不同,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在远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盘古”,在劳动中积累了栽培水稻的经验,年年丰收,后来他与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新横。一次儿子冒犯了母亲,龙女一气之,返回龙宫,再不回来。“盘古”没有办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盘古……
10.
荔波青瑶“凿壁谈婚”
少数民族风俗很多,耐人寻味令人捧腹的也不少,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经济文化全国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周边民族之间交往面的扩大和交往频率的提高,被同化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并且势不可挡。然而,处在深山老林之中的荔波县青裤瑶的“凿壁谈婚”却依然保留至今,并有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其实,青……
走遍黔南州
贵州省民俗与文化
荔波县民俗与文化
贵定县民俗与文化
都匀市民俗与文化
三都水族自治县民俗与文化
罗甸县民俗与文化
惠水县民俗与文化
独山县民俗与文化
长顺县民俗与文化
瓮安县民俗与文化
龙里县民俗与文化
福泉市民俗与文化
平塘县民俗与文化
全部黔南州民俗文化
黔南州地名网
全部黔南州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