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黄石市
>
大冶市民俗文化
大冶市十大民俗文化
1.
大冶铜雕制作技艺
铜雕是人类学家公认的三大文明起源之一,俗称青铜器,与文字、城市比肩齐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铜雕时代的国家之一,铜雕种类繁多、花纹繁缛、制作精湛,充分体现了中国铜雕特有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大冶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有4000年的青铜冶炼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和100多年的开……
2.
大冶拼布制作技艺
拼布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将零碎的小片织物拼缝补贴在一起的工艺,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中国北方,人们为了御寒而产生。周朝的缝贴,唐代的堆绫和贴绢,明清时期的布贴绣就是其中的典型,其实物与日常实用密不可分。这些由一块块布头缝制成的精美实用的物件,充分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表达了人们……
3.
黄石港饼制作技艺
黄石港饼的传说:三国时期,刘备到东吴招亲,当他在黄石港码头过江时,当地一种叫“龙凤饼”的食品让他大饱口福。这种圆饼外有龙凤呈祥图案,内有芝麻、桂花、香油、糖等原料做成的甜馅,色泽金黄、松酥爽口、香味浓郁,刘备觉得非常独特,在补充食物、采购礼品时,他特地让手下带了几担“龙凤饼”上路,随后送给吴王和母后……
4.
石雕(大冶石雕)
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的民间石雕艺术以尹解元村为代表,素以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而闻名中外。其先人,从唐朝开始,便开山取石,依石而雕,世代相传。2008年,大冶尹解元石雕技艺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安尹解元民间石雕艺术,长期代代传承,积累了丰富的石雕技艺,创造了数以千计的石雕艺术精品,内容丰富,品……
5.
青铜铸造失蜡法技艺
大冶具有悠久的青铜文化历史,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小乙时期,这里就点燃了炉冶之火。中国传统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也称“熔模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尽管中国传统失蜡法铸造技术……
6.
大冶布烙画
属中国布雕艺术,由民间工艺美术家王分忠发明。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一绝”、“震动中国乃至世界的工艺”,居荆楚民间工艺十大绝技之首。布雕、温感与绘画技法及改进的刻刀、烙铁等工具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雕刻技艺。集雕刻、剪纸、图画、油画、版画等古今中外美术、书法工艺之大成,开拓了一片新的艺术园地。……
7.
还地桥鱼面制作技艺
鱼面是一种可蒸、可煮、可炸的鱼制食品。还地桥鱼面采用上等鲜鱼,最好是鳜鱼,配以红薯精粉,精盐,经过揉、擀、蒸、切等传统工艺制成。民间传说:一说,南宋嘉定年间,铁拐李和吕洞宾二仙云游楚地,下榻还地桥,受到了老板姓的热情款待。二仙为酬谢盛情让老百姓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就传授了以当地鲜鱼和红薯为原料,制作……
8.
王寿牌子锣
“牌子锣”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民间吹打乐,究竟起源于何年代无以查考。据史料记载,唢呐是元代时由阿拉伯传入我国的,明代已普遍流行。据明代《三才图会》中记载:“唢呐其制如喇叭… …不知起于何代,当时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清民时期吹打乐极为盛行。尤其是唢呐,在中原 地区广为流传。如《陶庵梦忆》中……
9.
牯牛洲打硪歌
牯牛洲打硪,始创于清、道光10年(公元1831年)为长江中游河口堤段第一次筑堤期间,人民为了加快筑堤进度,夯实堤坝基础,硪是用一片330mm×330mm宽100m厚的青石板,四角用麻绳系着的一种工具。打硪是每个角2个人,共8人,将绳子带紧将石片举上约3米高,然后放松绳子石片随之重重落在松土上,将新土……
10.
大冶刺绣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刺绣是一种在织物上用各种线料织出种种不同图案的工艺。根据各种古墓出土的帛画和刺绣等实物可知,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中国就已有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刺绣。这种丝织刺绣工艺品的生产,不仅对中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国际文化生活中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与影响。……
走遍大冶市
黄石市民俗与文化
阳新县民俗文化
大冶市民俗文化
下陆区民俗文化
西塞山区民俗文化
黄石港区民俗文化
全部大冶市民俗文化
大冶市地名网
全部大冶市民俗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