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常德市
>
安乡县民俗文化
安乡县十大民俗文化
1.
常德三棒鼓
“三棒鼓”源于唐代的三杖鼓,兴于宋明,旺于清末和民国时期,是广泛流传于湘北一带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三棒鼓”以唱为主,打击乐(鼓和小锣)伴奏。演出时,两人同台,一个掌鼓领唱,一个敲锣帮腔。由于掌鼓人用的是三根小木棒边抛棒边击鼓边领唱,故称三棒鼓。“三棒鼓”唱词通俗,词句简短,每段押韵。唱词的句式与字……
2.
常德竹马灯
“竹马灯”是流传于澧水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孕育于唐代,宋明两代得以发展。一般由一男二女表演,其中须生、小生、旦角各一名,三人右手执一根马鞭,骑在纸或布糊、篾扎的马上,拉着缰绳,做着马儿碎步小跑的动作,沿“纱爬拐”(即横8字)的路线作循环穿行,边跑边唱。“竹马灯”的表演形式,根据地域不同可分……
3.
安乡花鼓戏
“花鼓戏”清末传入安乡。“安乡花鼓戏”的行当分工由“对子”到“三小”再发展到生、旦、净、丑。分为南乡花鼓戏和西乡花鼓戏两个流派。在表现形式上,剧目大多是喜剧作品,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嘻笑怒骂、泼辣热闹。表演上既承袭了民间歌舞中的扇舞、手帕舞、矮子步、打花棍、打酒杯等表现手法,又从生活中提炼了一些特色……
4.
安乡硪歌
“安乡硪歌”是安乡民间修堤打硪时为协调动作、激发干劲、消除疲劳和抒 感所唱的一种劳动号子,是盛传于洞庭湖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安乡县境内众水环绕,河湖密布,有澧水等八条河道自北向南泄流,客水年径流量达1000亿立方米,占洞庭湖滞蓄量的三分之一,临洪大堤有400公里,占湖南省的八分之一,因此,水患一直是县……
5.
安乡蚌舞
“安乡蚌舞”是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它以其淳朴的生活气息,风趣生动的表演,乐观明朗的情绪赢得了湖区群众的喜爱。“安乡蚌舞”已具有民间舞剧的雏形,它是通过舞蹈动作和哑剧表演来叙述情节的。表现的内容基本上是蚌姑戏谑渔翁,渔翁捕蚌未获的生活情趣。蚌舞一般为二至三人表演。蚌姑以旦角妆扮,还有丑扮的渔翁与摇旦妆扮……
走遍安乡县
常德市民俗与文化
桃源县民俗文化
澧县民俗文化
石门县民俗文化
鼎城区民俗文化
武陵区民俗文化
安乡县民俗文化
临澧县民俗文化
汉寿县民俗文化
津市市民俗文化
全部安乡县民俗文化
安乡县地名网
{下一个}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