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东营 > 利津县
虎斗牛

虎斗牛

民间舞蹈“虎斗牛”,诞生于陋巷,成长于乱世,成熟于新中国。起源于东营市利津县大北街村。经调查,山东省内没有与其名称、表演套路、伴奏方式相同的节目。已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并且已经录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中,2007年8月,被东营市委、市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道光16年(1836年),利津县城北街20岁的王继先学会了用竹篾扎制老虎头的技艺。每到春节,扎两个大的虎头,用黄布彩绘成虎衣,四个人扮作两只老虎斗着玩,招惹的县城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叫好。由于占用人员少,不用花钱买灯烛,热闹而低费用,就这样上演了起来,并且有了名称,叫做“老虎斗”。利津城北街“老虎斗”上演了几十年,约在光绪年间,“老虎斗”的创始人对节目进行了再创作,两只老虎保留一只,增加了小猴、耕牛和牧童,以“耕牛救主”为主要故事情节的民间舞蹈逐步形成,一开始名称为“耕牛救主”,后改称“虎斗牛”。它情节生动,主题鲜明,场次清晰,结构紧凑。由“饿虎寻食”、“虎猴相戏”、“牧童放牛”和“耕牛救主”四部分组成,演出时间在40分钟左右。伴奏用的锣鼓经(鼓谱)名叫“老虎通(读去声)”,也是北街村所独创,根据剧情而变化鼓音高低和鼓点疏密。年来节到,只要大北街的“老虎通”一响,人便潮水似的涌了过来。1944年八路军攻克日寇占领的利津县城,大北街的虎斗牛为祝捷大会进行表演,深受八路军指战员和渤海军区-褒奖。此后多次参加利津县、惠民地区和东营市文艺汇演。20世纪“文革中”,艺人们把这个当时被称为“四旧”的节目改头换面名曰“打帝国主义纸老虎”,将这个表演技艺保护流传了下来。

从“老虎斗”到“虎斗牛”,通过对行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行为的褒扬而传达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把“耕牛”这一“义”的化身,通过民间舞蹈这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世人宣扬,达到教化的目的。既展示了移民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民间舞蹈系列中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

改革开放后,虎斗牛重新焕发生机。时任村支书的李积柱等人将虎斗牛道具进行了更换修理、扎制;近年来,利津县文化馆对这一传统舞蹈进行了深入挖掘整理,1997年,孙守义、左宗贵、丰振平等人组成了50人的队伍进行排练演出,香港回归期间,被利津县选送到东营市参加庆祝演出,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推荐利津县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牛也感兴趣:
利津县导航

下一篇:撅老四舞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