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
彭俐侬,女,湖南长沙人。湘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生于1930年4月8日,逝于1985年1月16日。1956年加入中国0,1958年任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1959年起,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剧协副主席、省艺校副校长等职。
彭俐侬出生于湘剧世家,其父彭菊生为湘剧名琴师,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就受到了湘剧艺术的熏陶。1942年至桂林,参加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在田汉的指引下,进行抗日宣传,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从艺之后,彭俐侬得到湘剧著名小生吴绍芝指点,以后又从老艺人萧全祥学戏。由于勤学苦练,艺事大进。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在滨湖一带演出,颇负声誉。1949年9月,在长沙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所属洞庭湘剧工作团(1953年改湖南省湘剧团)。曾主演《江汉渔歌》《九件衣》等新剧,对湘剧艺术的革新起了推动作用。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高腔《琵琶上路》(饰赵五娘),获表演二等奖。1955年参加湖南省第二次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扮演《双拜月》的王瑞兰获表演一等奖。她的表演细腻含蓄,1957年主演的湘剧高腔《拜月记》摄制成戏曲艺术影片,湘剧艺术第一次登上银幕。1958年,毛泽东观看了湘剧《打雁回窑》,与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亲切交谈,并提出了修改建议。2008年,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彭俐侬艺术特色】
彭俐侬作为在全国有相当影响力的湘剧表演代表人物,在湘剧高腔的发声和演唱上有独特的风格,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全面地总结了湘剧高腔传统演唱艺术的精华和规律,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吸收各兄弟剧种、歌剧的乃至西方的唱法,将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韵味醇浓、发声科学、吐字清楚、委婉动听和声情并茂的演唱风格,为湖南的湘剧表演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和艺术贡献。
彭俐侬以正旦见长,兼习做工旦,她嗓音清亮,吐字行腔功底深厚,尤其在高腔演唱上,讲求韵味和传情,擅长将汉腔的一些曲调、技巧运用于高腔,自成一派,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如饰《琵琶记》中之赵五娘,在长达五六十句无音乐伴奏的“放流”唱段中,兼习做工旦,情深意切,使人荡气回肠。刻画人物不落窠臼。她塑造的赵五娘(《琵琶上路》)、王瑞兰(《拜月记》)和柳迎春(《打雁回窑》)等形象,性格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为同行和观众所赞赏。其表演能从人物出发,在《仁贵回窑》中塑造的柳迎春一角,能突破传统的束缚,熔青衣、花旦乃至大脚婆旦的表演于一炉,将人物演得真实可信。她演戏极为严肃认真,即使扮演次要角色,如《打猎回书》中的岳氏等,也要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新的创造,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她对于湘剧唱腔,既重视传统的继承,又勇于革新创造,在弹腔《断桥》中为白素贞的唱腔创造的“正南路三眼”,已在湘剧艺术团体中广泛流传。
彭俐侬对青年演员的培养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湘剧表演艺术家左大玢等是她的学生,曾得到她的悉心教导。她为湘剧艺术培育人才鞠躬尽瘁,直至生命的终点,为戏剧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彭俐侬曾与人合作改编湘剧《琵琶记》,撰写文章《我是怎样演〈抢伞〉中的王瑞兰的》(载《湖南戏剧》1959年第2期)、《我演〈拜月〉的体会》(载《湖南戏剧》1959年第9期)、《定要让徒弟胜过自己》(载《湖南戏剧》1959年第11期)、《首先是党员,其次才是艺术家》(载《湖南戏剧》1960年第3期)、《我是怎样演岳氏的》(载《湖南戏剧》1980年第2期)、《当称职的园丁》(载《剧海》1982年第5期)、《赞汉剧〈宇宙锋〉的优秀表演》(载《湖南戏剧》1982年第3期)等。
彭俐侬现存的影视作品有:戏曲艺术电影《拜月记》(湘剧高腔,1957年),戏曲艺术电影《生死牌》(湘剧弹腔,1959年);音像制品有:《彭俐侬唱腔专辑》《琵琶记》《打猎•回书》《打雁回窑》《双下山》《思凡》《断桥》等。
2008年,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彭俐侬(1930-1985),湘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生于1930年4月8日,逝于1985年1月16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任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1959年起,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剧协副主席、省艺校副校长等职。 彭俐侬出生于湘剧世家,其父彭菊生为湘剧名琴师,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就受到了湘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