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 > 瑞昌市
瑞昌采茶戏

瑞昌采茶戏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瑞昌采茶戏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瑞昌采茶戏(第二批省级)

瑞昌地处长江南岸、庐山之麓,古属吴头楚尾,有青铜故里之称,既与吴越文化相互影响,又与楚文化血肉关连。境内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二百多年来,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民间采茶戏艺人。

瑞昌采茶戏历史悠久,它是黄梅采茶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二次倒流进入赣北,与当地民间茶灯戏相结合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是赣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唱腔抒情柔美、表演简练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俗称“糯米采茶”(以其形容之甜美)。不仅有完整的正本唱腔,还有近百首小调。历年来巡演于赣、鄂、皖、湘等地,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多次在省、市及国际戏剧大赛中获奖并受到领导、专家及同仁的一致好评。瑞昌采茶戏因流传较广,在赣北采茶戏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1986年,瑞昌采茶戏被更名为“九江采茶戏”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146页]1999年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又将更名的“九江采茶戏”更正为“瑞昌采茶戏”入编。

2008年,瑞昌采茶戏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瑞昌采茶戏,旧称茶灯戏,进入半班以后,更名为采茶戏,民间俗称“茶灯”。其主要流行地区为瑞昌、九江、湖北、彭泽、德安、都昌、武穴等地。

“早在明代,瑞昌、九江一带的灯彩十分盛行,每逢元宵佳节至二月花朝都要结队玩灯贺彩,热闹非凡。明末赣东茶灯戏传到赣北,与瑞昌一带灯彩相结合,便形成了瑞昌特色的茶灯戏。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洪水横溢、江堤尽溃、灾民外出,逃荒而来的黄梅采茶戏三角班,便在赣北又与瑞昌茶灯戏揉合一起,从而形成了瑞昌采茶的三角班”(《江西省省志•戏曲剧种》记载)。

清道光年间,瑞昌采茶戏迅速发展成为半班,民间产生了许多茶戏班社。如“瓜山班(第一个采茶戏班社),洪源班、新堂班、水瀼班、柯源班等。历经六代传承:周才友—周英荣—徐庭梓—周升荣—徐虞贤—杨开仟等。造就了一批非常有影响的采茶戏老艺人。由于各戏班社相互间的竞争与结合,同时,他们各自地域不同,从而丰富了板腔形式,促进了剧种向前发展。

瑞昌采茶戏形式短小精湛,唱腔十分丰富,不仅有完整的正本唱腔,还有近百首小调,内容大多数反映民间流传的故事。如:姊妹摘茶,商贾蔡呜凤辞店,米行伙计张朝宗告经承,喻老四推车赶会,灾民李乙卖女等。在板式、结构、调式、旋律上都有他们各自许多特点:有的唱腔优美流畅、婉转柔和、渲染力强;有的唱腔顿挫有致,刚劲有力,充满生活气息。许多声腔都是乡村百姓熟悉的土腔土调,台上唱上句,台下接下句,戏声人气融为一体,形成近两百年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表演形式。

1955年,瑞昌组织百余民间采茶戏班社,举行秋季民间戏剧大汇演,吸收新的文艺工作者,组建县采茶剧团。1956年7月,“国营瑞昌采茶剧团”正式成立。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新老文艺工作者,对瑞昌采茶戏进行了全面挖掘、搜集、整理工作,进而使其更加巩固和完整。“瑞昌采茶戏”素有“糯米采茶”之称,是江西省赣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采茶戏剧种。

推荐瑞昌市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采茶戏也感兴趣:
瑞昌市导航

下一篇:彭泽板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