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 > 武宁县
武宁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宁采茶戏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宁采茶戏(第二批省级)

武宁采茶戏为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为赣西北及鄂南一带群众喜闻乐见,久盛不衰的地方戏剧种。它从茶歌到板凳戏,再发展成为有表情动作的小旦、小丑的二小戏,并经民间艺人不断创新、移植,唱腔也由散曲、小调向板腔体过渡,逐渐形成了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武宁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有上河、下河两大流派,四大声腔,只用锣鼓伴奏。民间艺人因不受丝弦伴奏束缚,演唱时将民间小调揉合成耍花腔而衍变成“九板十八腔”。武宁采茶戏的表演手法很不一般;如,旦角举手不超眉,生不出单指、旦不出双指。特别是艺人独创的“三步头、九四头,倒脱靴、荷花出水、小推磨、大站门、小站门、一条龙”等多种表演形式。

武宁采茶戏,习称“武宁茶戏”,是赣北一个独具风格影响较大的地方戏剧种,为我省优秀地方剧种之一。按其艺人师承关系和兄弟剧种之间的渊源关系推算,约有200余年的历史,其孕育期可推算到明末清初。武宁采茶戏最早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调”。早在唐宋年代,由于武宁县地处赣北幕阜山区,境内盛产茶叶,农民在垦荒种茶、锄茶,特别是清明时节摘茶时,都时兴“唱采茶”,即唱《十二月拣茶》、《倒采茶》、《姑嫂摘茶》等茶歌。明末清初,县境内设有茶庄、茶坊、茶行多处,这时的茶歌已形成一种小曲,有故事情节和叙事唱词,并开始有唱本传抄;在采茶和拣(制)茶男女中广为流传。当时,武宁盛行一种被称为“唱生”的民间艺人,就收集这些唱本,经练唱后到茶坊卖唱维生。这是一种没有表演的坐唱,群众称“板凳曲”,卖唱者由一到二,配上牙板,渔鼓,一人顶唱两人或几个角色,形成了茶戏的雏型。后来逐步发展为有表情动作的小旦、小丑的二小戏,尔后又有小生加入称“三脚班”。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创新和移植,茶戏扩大到六、七个人的半班阶段,再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

(一)武宁采茶戏“板腔体”唱腔形成,大量吸收了当地哭丧、哭嫁和鄂东产生“喔嗬腔”,如果去掉锣鼓伴奏和“牙板”,它的旋律就和生活中的哭丧、哭嫁一样。同样,如果把一个妇女诉长诉短的哭调记下来编成有节奏的曲谱,配上“牙板”和锣鼓就成了今天武宁采茶戏的主腔(茶腔)。

(二)道教音乐也是形成武宁采茶戏声腔的积极因素。道教在民间流传源远。封建时代,农村凡是死了人,不论贫富,都要为死者唱道,超度亡灵。所以道教音乐对民间艺人影响极大,艺人们把道教的某些锣鼓和唱腔融入到茶戏中,如武宁采茶戏《打底功夫》中唱腔就可以从道教《十方尊》的唱腔中找以原形,道教的“甘泉观”平腔锣鼓过门与现代茶戏中“茶腔”的锣鼓过门很相似。

(三)武宁采茶戏与湖北黄梅茶戏有密切的关系。湖北黄梅地区由经常闹水灾,有大批的灾民流入武宁,两地的从艺人员相互交流吸收,使得武宁采茶戏又注入黄梅采茶戏的某些唱腔、剧目和表演方法。例如:武宁茶戏“北腔”与黄梅采茶戏的“七板”起句和结尾句非常相似。

(四)武宁采花戏还吸收了外来的高腔和一些大剧种的音乐唱腔。在茶戏《杨驼讨亲》,杨驼子唱的高腔,就是来源于“青阳腔”;茶戏中的摇板、倒板、三流板又是借鉴于修水宁河戏部分唱腔而形成。因此,武宁茶戏“上河派”除了演茶戏外也会唱宁河戏。

武宁采茶戏起源于“茶歌”形成“小二戏”,然后吸收了说唱音乐,民间自然音调(哭丧、哭嫁)以及道教音乐和借鉴邻县的一些唱腔和板式及表演手法初步形成了自己一整套“顶板”唱腔系统。经过漫长的演出实践,不断完善和改进形成了今天的独具风格的武宁采茶戏。

2010年该项目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推荐武宁县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采茶戏也感兴趣:
武宁县导航

下一篇:瑞昌范镇河灯节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