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四平调
砀山四平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是优秀稀有的地方剧种,由“砀山花鼓”演变而成。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数百公里。据《辞海》第759页“四平调”词条:地方剧种《四平调》是“1931年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确定了《四平调》剧种发源地是安徽省砀山县的不争事实。早在明清时期,砀山境内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百姓生活十分清苦。砀山花鼓艺人迫于生计,以红布包头,身着彩衣,腰间挂一个小鼓,用鼓条击打轻重缓急不同的鼓点,载歌载舞,唱出婉转动听的地方小调,这就是流行于皖北砀山县的花鼓戏。至清末民初期间,砀山周寨镇邹家班领班邹玉振,和砀山境内的燕家班燕玉成、庞士英,王家班王世君、许若海等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花鼓剧团,到山东菏泽,河南商丘,安徽亳州等地巡回演出。此间,他们受京剧、豫剧、评剧、二夹弦等地方剧种启发,丢弃了花鼓,穿上戏剧服装,又聘请河南夏邑县“老三班”豫剧琴师杨学智,为花鼓曲调配乐,以六棱高胡作为领弦乐器,以梆子戏的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四平调。四平调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剧种,表现的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如小戏《小借年》、《蓝桥会》和大戏《陈三两》、《花为媒》、《小包公》以及连台本戏《访昆山》、《郑小娇》等等,都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砀山四平调剧团又排演了大量现代戏如《焦裕禄》、《白毛女》、《丰收之后》等等,演出范围不断扩大,极受好评。由于四平调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