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溧阳市
焦尾琴

焦尾琴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焦尾琴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焦尾琴是一种古琴。古琴也称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蔡邕的“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被人们誉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琴”。经过江苏省、溧阳市多位有关专家多年的考证和调研,发现东汉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蔡邕竟在溧阳有着一段看似平淡其实并不平凡的人生插曲,那张与他诗文一样流芳千古的焦尾琴正是在溧阳制作而成的。

蔡邕系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在朝廷为官时受到陷害,后携妻女“远迹吴会,亡命江海,十二年矣”。在吴地长达十二年的避难岁月里,蔡邕一直隐居在溧阳观山、黄山湖一带,读书、著作。

据传,蔡邕善弹琴,在溧阳,他教女儿蔡文姬弹琴。有一次蔡邕路过观山,看见有一个人正在拿青桐木当柴烧做饭,架起一口大铁锅,下面正在烧火,柴火在烈焰中噼噼啪啪的一阵作响,火势正旺。蔡邕在旁边经过,忽然发现一块上好的青桐木正在燃烧,他知道青桐木是做古琴最好的材料了,这样烧掉非常可惜,于是连忙把这块木材抽了出来,掸灭上面的火,他一边仔细端详着这块烧焦的木头,一边连声说:“可惜,太可惜了”。他这种举动,把烧火的人弄懵了,蔡邕解释说:“这块木头是做琴的好材料,烧掉实在是太可惜了。”烧火的人笑道:“原来如此,既然您这么喜欢,就拿去好了。”令蔡邕兴奋的就是这段被烧的青桐木所剩下的长度恰合琴身的需要,不过琴尾留下了烧焦的痕迹。蔡邕精心制作了一张古琴,他把烧焦的部分放在琴的尾部,并给这琴取了一个极为雅致的名字:“焦尾琴”。“焦尾琴的故事”在溧阳民间广泛流传,因着溧阳的特殊地理条件而被本土历史文献、书籍及百姓的口口相传生动记录了下来,这是历史的幸事,因而显示了其浓郁的地域性和独特性。

2009年9月26日,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会长、音乐大师冯玉钰教授在溧阳市举行以“琴筝丝竹颂中华”为主题的大型民乐盛典音乐会上,正式宣布溧阳是中国四大古琴之一焦尾琴的故里,并向溧阳市政府授予了焦尾琴故里的牌匾。冯玉钰教授表示,溧阳被确认为焦尾琴故里,是中国古琴界的一件大事。

推荐溧阳市更多民俗文化
溧阳市导航

下一篇:金坛董永传说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