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 > 唐山市 > 开平区
开平手工制陶技艺

开平手工制陶技艺

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平手工制陶技艺为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平手工制陶技艺(2013年入选唐山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平区手工制陶技艺又称开平土窑陶艺,它以本地特有的,深埋于地下古老河道的优质沉淀陶土为原料,挖出后,经过一年以上的陈腐,再经过晒土、选土、兑水和泥,以及陶泥加工等工序,后用传统的手工轮制拉坯,或雕塑成型,经精细打磨器型后,胎体表面细腻,敲击成品器壁音质清脆,再经古老的“馒头窑”用木柴烧制而成。产品有红陶、黑陶、白陶、绞胎陶,以及黑陶和绞胎陶合一的“异土缘陶”等。各道工序均为传承前代,并发展创新,有着深远的文化价值。

选择采用古老的“馒头窑”烧制,燃料为木柴和当地一种特有的干草,无污染。特别是黑陶烧制,采用独有的“封渗”技艺,色泽黑亮。

开平手工制陶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明代万历年间,开平洼里镇狮子湾村,曾名“周家村”,周家为皇亲,建有周家花园,并建窑制盆为花园使用,承传的制陶师傅为陈姓,叫陈详(周佐文曾外祖父),后此项技艺由于陈详的三个外甥出外逃荒,而传以王姓一族,增至两座窑(陈、王两家窑),主生产日用瓦盆等,村人有制有卖,靠挑担卖至今天滦县、滦南、丰南等百里外之地,制陶成为其生存之本。

周佐文的外祖父陈连科(1873-1949),为作坊主,是陈姓窑传承人,父周尚余(1911-2002),当时亦参与制作和销售。解放后,盆窑归集体所有。60年,盆窑被唐山市园林局征用搬至市区,周尚余、王东友、王占好、陈瑞、陈宗正五人被邀请做师傅。后村集体与市园林局要回瓦窑,成为村副业,作坊一直在陈连科家院内,周佐文自幼喜好,长大即在盆窑工作。改革开放后,周佐文于84年个体注册并自行开办作坊,扩大产品范围,主制花盆和陶艺作品,其作品曾在唐山市第三届、第四届、第十三届陶博会上广受好评。2005年,定名为开平土窑陶艺坊,作品开始享誉海内外,并多次参加唐山市陶博会和北京国际礼品展。

信息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

推荐开平区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技艺也感兴趣:
开平区导航

下一篇:兰氏剪纸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