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源手工制麻技艺
苎麻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也被国际上称之为:中国草,中国宝。是公认的天然纤维之王。清嘉庆《黟县志》载:“苎,亦称苎麻,丛生数十茎。宿根在土,至春自生,不须栽种。剥取其皮,以竹刮其表,厚处自脱,得里如筋者,煮之,以绩为布。”黟县种植苎麻历史悠久,纺织麻布历史也长,清《徽城竹枝词》中就有“土布惟黟织木棉”的诗句。清道光年间抄稿本《黟山竹枝词》中也有“少妇椎妆总布裙,踏春未肯去寻春;宵来深宅月如水,同纺木棉邀比邻。”的记载。苎麻茎皮纤维长,柔韧色白,不皱不缩,拉力强,富弹性,耐水湿,耐热力;制成麻布牢固耐用,不轻易抽纱,即使破损也容易修补。麻布制成麻袋用处广,特别适应广大山区农村,如在山上搬运玉米,采摘干果、茶叶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盛具。麻布也称苎布,黟县纺织麻布属西递镇利源村为最。早在元代,余氏祖先段川、段新两兄弟自婺源举荐前来此地时,就将麻布制作工艺带到了源头村,距今已有500多年。也就是从那时起,源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织麻布村。民间有歌谣曰:“源头十八家,家家织麻纱,脚一踩,手一捋,钞票就到家。”说明当时的盛景。民国时期,源头有60多户,家家都从事织麻纱织布。建国初期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黟县源头麻布生产依然红火。黟县麻布制作的产品,主要有布匹和麻袋,其特点为不皱不缩,牢固耐用。因产品的质量上乘而销路广泛,除供应本县外,还销售到四周的祁门、休宁、歙县等地,成为当时徽商的主要产品及运送土特产的主要包装工具。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塑料袋的大量使用,对传统的麻布需求日趋渐少,其工艺也面临消失。对这种自然且环保的产品,目前,利源村还净剩少量的生产,这为古老的民间麻布手工制作能得以传承,实为鲜见。更为称奇的是,其用来织麻布手工机器竟是中国元代著名农学家王桢《农书》所记载的中国古代苎麻手工机器,实为中国“男耕女织”农耕文化及华夏古代汉族民间手工纺织传统技艺在徽州黟县之活态遗存的再现。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