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笙制作技艺
卢家笙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笙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簧乐器。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其西洋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978年河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千多年前的几支匏(páo)笙,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笙,南北朝时期笙、竽并用。明、清时期笙在民间流传,我国目前的笙有19簧、17簧、13簧,大小各异。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卢庄、全庄十几户人家,家家做笙,人称“响庄”。相传清朝末年,从北方逃荒要饭的卢立,拿着一个破笙,在淮北一带吹笙要饭,并在蒙城县乐土镇卢庄安了家。后来,笙坏了,不能吹了,他就想法自己做笙,当时涡河北岸盛产竹子,做笙管,找来枣用做笙斗,找来破锣做簧片,从此,他的后代卢万昌、卢景友、卢俊军、卢沙沙等代代做笙,且笙越做越好,在淮北地区远近闻名。新中国成立后,卢家笙发展很快,卢庄家家做笙,笙已成为他们的生活来源。从六十年代起,中央歌舞团、中国杂技团、中国煤炭文工团、南京、上海及其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专业、业余吹笙者都到“响庄”订做笙。卢氏的笙很有特色。与众不同,14簧,紫竹杆,上锅蒸煮后上火烤,晾干取直后做笙管。檀木做笙斗(用风钢刀挖斗),要求笙管对缝,管管节对节。用筒锣心分割做簧片。卢俊军制作的簧片,薄如纸,簧面看不到缝,迎风簧搧(shan)动。卢俊军最拿手的工艺是做拃(zha)笙。(拃是手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称一拃长)和榻(ta)笙。拃笙,约15厘米长,笙片小而薄,声音清脆、悦耳;榻(ta)笙,也就是倍低音笙,笙管长约90厘米,簧片长约3厘米,很有使用价值,这两种笙在我们国家基本上绝迹,只有卢俊军父子能做。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