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易县
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

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又称拾幡圣会,是一种从清朝宫廷传入民间的古典音乐。因演奏时使用乐器很多,最多时达108件,以“拾”概全,又因演出仪仗队伍中有十面幡旗而得名。东韩村拾幡古乐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叫顾善堂的宫廷乐师告老还乡后向村民传授的,传承至今已有九代,近二百多年的历史。

东韩村拾幡古乐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宫廷音乐、江南丝竹等多种音乐成分。所用乐器主要是传统民族乐器,在演奏时以笛子起头,然后其他乐器再起合奏。演奏的形式有“行乐”和“坐乐”两种,具有宫廷古典音乐的特征。东韩村拾幡古乐从宫廷传入民间后,只在逢年过节、迎接上级官员查访时演出,一般不为民间婚丧嫁娶活动演出。演出时,拾幡圣会仍保留着宫廷乐队的排场,演出队伍由仪仗队、文乐队和武乐队组成,全体队员身着满族服饰,阵容庞大,特色鲜明。演奏的依然是从宫廷传入的工尺谱,其中文曲25首,武曲10余首,音律节奏古朴、鲜明、优雅,旋律高亢优美婉转动听,颇有一种江南丝竹的韵味。东韩村拾幡古乐使用的乐器种类数量繁多,有吹管乐器、擦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其中有火不思、轧琴、提琴等古老稀有乐器。

目前,东韩村仍保留着宫廷乐师顾善堂传下来的工尺谱。文曲的音乐曲式结构分为只曲、联曲和套曲三种类型。只曲是由一支曲牌构成的乐曲,篇幅长短不一,如《山桃红》、《万年欢》等;联曲是由两支曲牌联起来构成的乐曲;套曲是由三支或三支以上的曲牌按一定程序联起来构成的乐曲,如《四来》有《春来》、《夏来》、《秋来》、《冬来》四支曲牌连缀构成。东韩村拾幡古乐中的武曲保存至今的只有十余首,其余的已失传。东韩村拾幡古乐是由老艺人按照工尺谱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授,先打板韵谱,靠师口传,再死记硬背下来。在唱念曲谱时,常常加入啊、哎、呀、的等语气词,以填充骨干音,使旋律更加丰满细腻而富有韵味。唱会曲谱后,再由师傅因人而异传授乐器演奏技法。

抢救保护东韩村拾幡古乐对于研究古代音乐史、乐器发展史,特别是研究清朝宫廷音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丰富满族文化,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易县更多民俗文化
易县导航

下一篇:肥乡冀南四股弦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