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面塑
代县面塑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县面塑是一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以面粉蒸制造型的艺术品,相传与纪念介子推捏“寒食燕”习俗有关。明清时期,代县面塑十分流行,成为当地百姓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祭祀祈福时的必备之物。
代县面塑制作大体分为七个步骤:和面、发面、上碱、制作、气蒸、着色、保存。代县面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春节期间,人们捏制枣山、花糕、佛手、石榴等各种形状的供物来酬天谢地、祭灶君和祖先;清明节要捏“寒燕儿”,大不超寸,点染插在树枝上;农历七月十五,民间有着蒸面人的习俗;八月十五要蒸花糕,上面盘玉兔、嫦娥,月圆之时,供于院子当中,表达人们希望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婚娶之日,男方蒸石榴馍,里面包有桂圆、莲子、核桃、枣,寓意“早生贵子”,女方蒸十二生肖喜盒子和饭蛋馍,寓意着婚后生活十全十美,多子多福;满月时,姥姥要蒸两个奶头馍,馍馍要作成奶头的摸样,里面包有白糖寓意奶水多,上面插有七个小面人(五个男孩,两个女孩),寓意“五男二女七子团圆”;周岁时要蒸“岁岁平安、步步高升”馍;十二岁蒸开锁馍,民间认为这是孩子迈向成年的一道门槛,寓意“开窍、开智慧”的意思等等。
代县面塑循时应节、随风入俗,自然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丰富了民俗活动,满足了人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的需求,又发展了与民俗生活相适应的民间面塑艺术,并赋予它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