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书调
洪洞书调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洞书调又称“洪洞地方书”或“四音子书”,主要流行于山西省洪洞县及周边的古县、霍州、汾西、浮山等地,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又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洪洞书调的具体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据现存艺人口述的传承谱系推断,至迟在清代末期的道光年间就已经十分盛行,距今至少有150年的发展历史。
洪洞书调的早期表演形式主要为一人自弹三弦采用洪洞方音表演,说唱相间,以唱为主。唱腔属板腔体,基本曲调为上下两句结构,由当地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后来衍生出平板、慢板、紧板、踏板等板式和“哭腔”、“喜腔”等特色唱腔,以及用于开书的“引子”和落腔的“落板”等。民国初年,出现了二人说唱或一人说唱多人伴奏的演出形式。伴奏乐器除了三弦,增用了打琴(扬琴)和单扇镲等,并出现了“洪洞琴书”的别称。约从1905年左右起,艺人李德云(艺名“李仙”)开始采用四胡伴奏,从此四胡逐渐代替三弦成为主奏乐器。洪洞书调的演出旧时多在民间酬神、还愿、祝寿、贺喜等场合进行,艺人基本上是盲人。传统节目有《王员外休妻》、《九子图》、《朱买臣休妻》、《三堂传》、《三贤传》、《红罗衫》等。20世纪20年代,洪洞的盲艺人成立了行会组织“洪洞县三皇社”,郭宗担任社长。此时的演出组合增至十人左右,乐器增加了笛子、京胡、小唢呐等,并开始使用“腿板”(亦称“甩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洞书调的演出活动被纳入群众文化工作,由洪洞县文化馆负责对民间艺人进行管理。并在此前后组织编演了《迎解放》、《四路大军攻临汾》、《十二月生产》、《学雷锋》、《十学王杰》等短篇新节目。伴奏乐器又增加了二胡和八角鼓等。20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洪洞书调盲艺人的生活困难,洪洞县民政部门成立了盲人工厂,艺人行艺又学工,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均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