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土陶烧制技艺
昌邑土陶烧制技艺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昌邑土陶历史悠久,影响较大,明清时期最盛。在历代的传承中,形成了复杂、细致的工艺流程。昌邑土陶的工艺要求非常复杂,程序要求的也比较细致,注重火候的掌握。从备土、踩泥、做陶、晾晒、装窑到烧制,每一道工序都要谨小慎微。制陶多用当地黄粘土及潍河两岸的黄胶泥,取耕作层以下两米左右的没有沙子的“立土”;踩泥是通过加水人工用脚把泥踩匀;做陶是通过土陶模具制作泥胎;泥台晾晒后就开始装窑烧制,烧火的火序为小火、上墨、退墨、中火、狮子火、介火、大火、封火八个火序,从点火至封火,一般小窑8小时,大窑24小时,春秋季略短,冬天略长;最终土陶出窑完成制作。
昌邑土陶应用比较广泛,大略可分为建筑装饰构件系列、日用系列、祭祀系列、玩赏系列及各种惟妙惟肖、造型逼真的人物、动物和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