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市 >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打镏子

打镏子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镏子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镏子》是流传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种民间传统吹打艺术。发源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武陵山区,位于贵州省东北角,乌江下游。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德江县及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相连。

《打镏子》又称《打行李》、《拍闹台》,起源于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传说锣鼓响器乃张天师发明创造,唢呐是八仙中的韩湘子所制,唢呐原有两姊妹,大唢呐叫丘大村,小唢呐取名丘小林。锣鼓汉子与唢呐姊妹经月老介绍结合在一起,天宫的生活越加变得热闹非“凡”,有滋有味了。但是在唐武德年间,玉皇大帝巡游南天门时,发现人间死了人,到处阴气沉沉,愁云惨雾,哭天嚎地,甚觉可怜,于是派八洞神仙下凡劝慰,并四处开展传授吹吹打打文娱活动,使凡间热闹起来。《打镏子》还有个传说:姜子牙历经磨难八十岁结婚,他觉得结婚虽然贫穷但应该热闹,于是找些锅、碗、盆等物件进行有节奏的敲击,气氛大变,新郎新娘和参加婚礼的亲朋享受到了“苦中有乐”的痛快淋漓。后来原始的娱乐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的《打镏子》吹打艺术形式。

《打镏子》以一面半边鼓、一面大锣、一面马锣、一面钩锣、一付钹、二支大小铜号、大小两支唢呐组成,根据曲牌含义需要可增减乐器数量,曲牌种类约120多种。其乐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调式交替,快慢相宜,抑扬顿挫,扣人心弦。《打镏子》曲牌多AB段结构,由打头子和打牌子构成,打头子常用半边鼓敲打,有时也用唢呐吹引。半边鼓打法难度大,常采双签子和左右手的食、中指关节敲击。半边鼓在打镏子中处指挥地位。镏子部分篇幅最长,出现次数最多,加上它的节奏固定不变,给人留下印象极为深刻,《打镏子》由二钹主奏,以活泼明快的“挤拔”见长,头钹则相应而行,随声附和,以迎合二钹气势,大钹则以神脉落韵为最,欲称填锣,所以器乐配合如一,由三声部变四声部,在总谱中并无固定旋律,一则横、一则纵,即吹打出各种生活曲牌,或含情脉脉,或雷霆万钧,千变万化,描绘出各种复杂的主题,给人以燥乐清音的感受。在情绪和速度的处理上,根据曲牌内容所需,打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以绘声、绘神、绘意的特征,模拟自然界各种音响、举止、仪态等,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打镏子》传统吹打艺术是由陈家班子传承至今,传承谱系:陈同元→陈同林→陈庆发→陈庆福→陈太学等(共有二十一代)。

《打镏子》多服务于婚丧嫁娶、丰收喜庆、节日打闹等民间活动,堂屋小院,茶余饭后,人们都可随兴吹打,伴以土家歌谣、民间舞蹈、民歌山歌结合起来,对吹、对打、对唱,互相鼓劲传情,特别是逢年过节,喜庆丰收更是热闹非凡。《打镏子》击鼓手变化多端,扶捷舒缓,大锣、马锣、勾锣、动作忽高忽低,左右挪动,相互挑逗、动作随心潮加重加大。唢呐摇摆晃动,时而刺向天空,时而指向大地,腮帮起伏有致,乐声婉转悠扬,近炸耳膜,十里闻其声。大气与唢呐动作相似,只是迟缓,其音迥异,浮厚圆润,咆哮如雷。《打镏子》人虽不多,吹打合一之乐声震耳欲聋,热烈欢快,悠扬委婉,如诉如泣,催人奋进,促人高兴,情之纽带,和谐之音,动似舞蹈,行云如水,整体粗犷,局部豪放,不乏缠绵,情深意长。

《打镏子》艺术自起源于唐朝武德年间,现传至陈家班子的陈庆发、陈庆福、陈太学等人。20世纪90年代,县文化馆辛代康、谭培元等同志多次进行调查,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录像资料,只有几张图片和文字资料。现随着《打镏子》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年事已高,且年青人中无人愿学习这一民间艺术,《打镏子》面临着传承危机。

信息来源:省非遗中心

推荐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更多民俗文化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导航

下一篇:榕江侗族大歌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