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姑苏区
百花洲舞龙灯

百花洲舞龙灯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花洲舞龙灯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龙灯,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项目。

​​​​​​​舞龙灯活动,全国各地都有,而苏州现当代的舞龙灯与百花洲关系密切。

清末,每逢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姑苏城百花洲内有百花庵庙会。1905年当地一批人力车工人、抬轿工人等劳动者发起组织了百花洲龙灯队,他们先将烛店的木质龙头借到庙会舞弄,后因木质龙头太过笨重,就自己用竹子和布照着木龙样子扎成一条布龙,轻巧灵活,舞起来得心应手。当时龙灯队有大小两条龙,大龙17节,小龙9节。队员体力充沛,技艺高超,龙灯队一舞成名,从此凡是民间传统节日百花洲龙灯队都要出来舞弄,表演舞艺也不断增强,且代代相传至今,在全市及其周边地区都有影响。

舞龙灯所用之龙灯,一般用竹木等材料扎成龙形骨架,外面敷以布纸,画上鳞甲,龙头口含“圆珠”,整个龙身有17节,35米长,每节龙身下面有一把木柄,供舞者握持,节与节之间有如关节,可以活动。舞龙灯时,每节龙身由一人持柄,龙头与龙尾最难把握,需由高手舞弄,加上舞龙珠者,每条龙灯需用18人。舞动时,在鼓、锣和大钹、小钹打击乐器的伴奏下,演员们或弓箭步,或穿梭步,或用跪步,转臂扭腰,腾挪跳跃,随步伐的变化和双臂上下左右挥动形成不同的队形,众人协调配合,才能让龙灯上下舞动,游走飞腾,舞出“中间穿”、“龙翻身”、“半翻身”、“回龙招”、“二龙戏珠”、“大龙盘小龙”和“跪龙”等各种造型舞姿,增添节日浓郁的喜庆气氛。夜间,在龙身中装上点燃的蜡烛,舞动起来更是引人入胜,美妙绝伦。

百花洲龙灯舞,在表现龙的彪悍、强健同时,兼有温柔仁慈的情态,呈现江南特色,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龙灯舞与苏州民间信仰、民俗密切关联,记录着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

推荐姑苏区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舞也感兴趣:
姑苏区导航

下一篇:吴歌(张浦民歌)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