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溧水区
打五件

打五件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五件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五件,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

“打五件”是广泛流传于溧水县白马、共和、东屏、群力等地的一种民间曲艺表演形式。表演者通常以一人扮演多种角色,并能同时打击多种乐器著称。乐器一般有四到五种,包括大锣、小锣、镲、鼓、匀板等,俗称“打五件”。表演时,表演者以高脚凳为道具,将不同的乐器分别安放在不同部位,并捆扎停当,以方便演出。表演者头缠红巾,腰扎红绸,身着彩衣绣鞋,于冬末农闲春节时走村串户进行表演。这种演出方式又叫“拜门子”,要挨家挨户进行表演,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主人家的人口状况、富裕程度,即兴编词演唱,俗称“见花开”。其所演唱的内容也大多是吉祥喜庆、祝福平安的唱词小曲等。唱腔则以黄梅戏、花鼓戏等民间小调为主、与安徽黄梅戏、皖南花鼓戏等有着直接的渊源。打五件一般以一人表演为主,但根据需要亦可二至三人联合表演。这种表演俗称“打地场”,与挨家挨户的表演不同,它是在村中空地上临时围起场子,表演者或轮番打擂台,竭尽所能展示才艺;或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演绎人间悲欢。有的是自行编撰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劝人向善的唱段,有的则是地方小戏,如“夫妻观灯”、“打渔杀家”等等。历史上,白马、共和、东屏一带是客家人较为集中的聚居地。这些客家人的历史可一直追溯到晋、宋时期,溧水客家人大多源自河南、湖北等地,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因此,江南地区民间文化的发生、发展都与北方中原地区有着直接的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推荐溧水区更多民俗文化
溧水区导航

下一篇:南京白话

返回电脑版